一种从海洋甲藻培养液中提取纯化氮杂螺环酸-2标准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258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海洋甲藻培养液中提取纯化氮杂螺环酸‑2(AZA2)标准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向藻细胞中添加有机试剂将其破碎,使毒素释放到培养液中,接着利用液液萃取的方式提取培养液中的毒素;将提取液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初步纯化,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然后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并利用固相萃取柱对AZA‑2进行富集纯化,最后收集毒素组分去除溶剂后用甲醇复溶得到AZA‑2标准物质;利用定量核磁共振技术检测了AZA‑2标准物质的纯度,并进行了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AZA‑2标准物质的纯度可达95%,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与目前国际商业化的同类产品的质量相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杂螺环酸-2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海洋微藻腹孔环胺藻(azadinium poporum)中分离制备高纯度氮杂螺环酸标准物质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分离。


技术介绍

1、氮杂螺环酸(azaspiracid,aza)是一类由海洋有毒微藻产生的脂溶性聚醚类化合物,其结构中具有独特的螺环结构,目前已发现60余种同系物。其中,氮杂螺环酸-2(aza-2)是该类毒素中毒性最大的组分,化学式为c48h73no12(如图1所示),主要由具刺环胺藻(a.spinosum)及腹孔环胺藻(a.poporum)产生。人食用被aza污染的贝类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胃肠部痉挛等中毒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典型的腹泻性贝毒中毒(dsp)、细菌性腹泻等症状相似,因此经常容易被误判或忽视。近年来,在世界多地沿岸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中频繁检出aza,并引起多次人中毒事件。研究表明,aza对多种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并且aza-1和aza-2的细胞毒性作用不可逆,它们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阻滞dna合成、破坏高尔基体以及改变细胞骨架等途径使细胞死亡。但目前由于缺乏a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海洋甲藻培养液中提取纯化氮杂螺环酸-2标准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收集的产毒藻培养液使用有机试剂进行藻细胞破碎,然后利用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获得含AZA毒素的有机相,有机相经过浓缩、复溶后得到AZA毒素粗提液,AZA毒素粗提液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色谱柱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然后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利用固相萃取柱(SPE)进行富集纯化且经过浓缩、复溶后得到AZA-2标准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AZA-2标准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海洋甲藻培养液中提取纯化氮杂螺环酸-2标准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收集的产毒藻培养液使用有机试剂进行藻细胞破碎,然后利用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获得含aza毒素的有机相,有机相经过浓缩、复溶后得到aza毒素粗提液,aza毒素粗提液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色谱柱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然后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利用固相萃取柱(spe)进行富集纯化且经过浓缩、复溶后得到aza-2标准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aza-2标准物质后,对aza-2标准物质样品的纯度、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估检验: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lc-hrms/ms)获得aza-2标准物质样品的二级质谱图,对制备得到的样品进行初步定性分析;然后利用定量核磁共振技术获得样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并获得aza-2标准物质样品的纯度;最后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对aza-2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用于制备aza-2标准物质的产毒藻为腹孔环胺藻;所述的有机试剂为丙酮,丙酮体积的添加比例为产毒藻培养液体积的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峰王桂祥赵丽叶邱江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