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双摄像头的摄像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237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系统,所述摄像系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摄像头。可以提供一种摄像系统,包括用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组件。所述第一摄像头可以是用于普通摄影的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可以是微距成像摄像头或者另一种专用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一透镜单元;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捕获已经透射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第一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所述第二摄像头包括: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第二反射光学元件和第二透镜单元;第二图像传感器,用于捕获已经透射通过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第二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从光向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入射的方向看,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后面(或下面)的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摄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双摄像头的数码摄像系统。


技术介绍

1、现在的手机通常都配备了摄像头。对焦(特别是自动对焦)或变焦(特别是相对于数字变焦的光学变焦)等功能需要透镜单元或透镜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透镜沿光轴移动。但是,考虑到普通手机外形纤薄,这种轴向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

2、近年来,通过采用潜望式光学系统来减少这种轴向移动限制。在潜望式光学系统中,进入手机摄像系统的光圈的入射光被反射光学元件(例如,棱镜反射镜或具有反射面的传统反射镜,后者可以简称为反射镜)反射,反射光在手机内传输,被图像传感器接收。由于透镜单元或一个或多个透镜的移动也是在手机内部(例如,沿平行于手机主平面的方向)进行,因此与透镜单元或透镜沿垂直于主平面的方向移动的传统情况相比,该方案减少了对移动范围的限制。这种系统中光的反射会使光路发生弯曲,这类似于海底潜望镜,因此,具有这种光学系统的摄像头可以称为潜望式摄像头,具有这种光学系统的变焦镜头可以称为潜望式变焦镜头。

3、最近的业界趋势是为手机配备两个或两个以上摄像头。可以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摄像头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被布置成使得入射到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上的所述第二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表面的方向入射到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由所述第二致动器驱动,以在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后面的所述空间内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第二光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第二光轴方向布置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被布置成使得入射到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上的所述第二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表面的方向入射到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由所述第二致动器驱动,以在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后面的所述空间内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第二光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第二光轴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后面的所述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后面的所述空间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致动器包括:线圈,固定到所述第一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的背面;磁体,固定到所述第二透镜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致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后面的磁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移动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轴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光轴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压缩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压靠在构件上,所述构件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被驱动的范围的一侧上,其中,所述压缩弹簧的预负载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套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压缩弹簧,用于从两侧可移动地支撑所述第二透镜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旁边的照明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射光学元件的光接收表面之前的透明照明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一骑服部和广二瓶泰英松井拓未有贺弘秦振凯张富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