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37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包括加注装置、混合装置,两者相互结合使用发挥作用,对于高粘性中成药,采用本设备的搅拌锥形头,且保持一定转速,对于时间窗有极大的延长作用,混合时不容易过头,而且更容易得到松散的软材物料;采用卧式的混合搅拌桨对于均匀度而言更优,并且能够容纳更大的充满度范围;混合装置可利用搅拌装置使混合底部的物料翻腾,让浸膏和粉料彻底混合;在得到松散的软材的同时,其额外的特性是具备良好的流转流动性,使得后续连续化生产得以实施;加注装置不仅避免了物料外溢所带来的污染,并且通过阀体控制进入量,避免由于加注的滴漏影响混合过程中因为硬化而导致长时间生产时均匀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粘性软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1、高粘性药品物料的颗粒成粒过程,一直是行业的难题,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法,按照其工艺特性分,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

2、湿法工艺过程:采用的是中成药(植物药)进行煎煮提取,通过提取以后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得到浸膏,该浸膏控制干物质含量为50%~70%范围,在工艺限制温度下比重控制为1.2~1.4范围,作为为主要原料之一,合并其他主要原料,加入蔗糖粉或者淀粉,糊精作为辅助原料,几种物料进行配合混合,通过一定的工艺参数控制限制下的制程,得到合适的软材,将软材进行挤压形成颗粒或者通过旋转搅拌并附带剪切装置搓成颗粒,再将颗粒进行干燥得到成品;

3、干法工艺过程:采用干法制粒过程,也就是将湿法工艺中,浓缩之前的浸膏进行干燥得到干膏粉,加入一定量的淀粉,糊精作为辅料,进行高压力挤压,一般不低于5mpa,得到薄片,再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成品。

4、以上两种方法存在的缺陷在于,第一种湿法工艺得到的颗粒,采用现有的设备的制程,得到的颗粒会有不稳定性,同时造成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注装置(B1)、混合装置(B2),所述加注装置(B1)与混合装置(B2)连接,所述加注装置(B1)包括输入管(B11)、过渡管(B12)、输出管(B13)、连接板(B14)、阀体(B15),所述过渡管(B12)一端连接输入管(B11),另一端连接输出管(B13),所述阀体(B15)与输出管(B13)连接,所述连接板(B14)将输出管(B13)固定在混合装置(B2)上,所述混合装置(B2)包括混合外壳(B21)、搅拌装置(B22),所述搅拌装置(B22)设置在混合外壳(B21)内,所述搅拌装置(B22)包括搅拌主轴(B221)、搅拌连接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注装置(b1)、混合装置(b2),所述加注装置(b1)与混合装置(b2)连接,所述加注装置(b1)包括输入管(b11)、过渡管(b12)、输出管(b13)、连接板(b14)、阀体(b15),所述过渡管(b12)一端连接输入管(b11),另一端连接输出管(b13),所述阀体(b15)与输出管(b13)连接,所述连接板(b14)将输出管(b13)固定在混合装置(b2)上,所述混合装置(b2)包括混合外壳(b21)、搅拌装置(b22),所述搅拌装置(b22)设置在混合外壳(b21)内,所述搅拌装置(b22)包括搅拌主轴(b221)、搅拌连接柱(b222)、搅拌锥形头(b223),所述搅拌连接柱(b222)一侧阵列设置在搅拌主轴(b221)上,所述搅拌锥形头(b223)固定在搅拌连接柱(b222)另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b11)为倒置的y型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性软材加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b15)为卡盘灌装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煌梁建华刘方强王振方於松波刘辉王涛刘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