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和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226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釜式蒸汽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和监测方法,包括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一侧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轴的转动,使扇叶一和扇叶二转动并配合锥形筒一、隔框和锥形筒二的作用,从而对蒸汽进行导流,并且通过红外激光灯和红外线感应板的配合,对蒸汽的透光率进行监测,从而得出蒸汽的浓度,并且通过漂浮筒和拉力传感器的配合,从而可以计算出水位的位置,且可以通过改变漂浮筒的位置,从而可以主动对水位进行检测,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以对水位进行被动监测和主动检测的同时,可以对蒸汽进行导流,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釜式蒸汽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和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釜式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主要用于产生蒸汽以满足各种加热、蒸煮、杀菌等工艺需求,釜式蒸汽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纺织、印染等多个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它可用于反应釜的加热、蒸馏塔的预热等;在制药行业中,可用于药材的蒸煮、提取等;在食品行业中,可用于食品的杀菌、蒸煮等。

2、而公告号为cn10734211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蒸汽发生器水位预警方法及装置,蒸汽发生器水位预警方法包括:获取蒸汽发生器水位的实时数据以及关键参数;检测关键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关键参数预警条件;若关键参数满足关键参数预警条件,则通过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主界面的操作入口,接收输入的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指令;利用预设的超实时加速模式、实时数据以及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指令,对蒸汽发生器水位进行超实时仿真,提前得到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操作效果;根据操作效果,预判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指令的有效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蒸汽发生器水位预警方法及装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贯通连接有进水管(1O1),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02),且出水管(102)和进水管(101)位于同侧,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3),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安装有加热器(104),且加热器(104)与控制器(103)位于同侧,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上方开设有蒸汽出口(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监测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贯通连接有进水管(1o1),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贯通连接有出水管(102),且出水管(102)和进水管(101)位于同侧,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3),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一侧安装有加热器(104),且加热器(104)与控制器(103)位于同侧,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上方开设有蒸汽出口(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监测组件(002)包括锥形筒一(201),所述锥形筒一(201)安装在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壁上,且锥形筒一(201)的开口方向朝向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底部,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壁上安装有隔框(202),且隔框(202)的开口方向与锥形筒一(201)相反,并且隔框(202)位于锥形筒一(201)上方,所述隔框(202)表面开设有若干组通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壁上安装有锥形筒二(204),且锥形筒二(204)的朝向与锥形筒一(201)相同,并且锥形筒二(204)位于隔框(202)上方,并且锥形筒二(204)的上方与蒸汽出口(105)管道连接,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壁上安装有红外激光灯(205),且红外激光灯(205)设于隔框(202)和锥形筒一(201)之间,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壁上安装有红外线感应板(206),且红外线感应板(206)与红外激光灯(205)处于对向设置,并且红外线感应板(206)和红外激光灯(205)与控制器(103)线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监测结构的釜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蒸汽发生器外壳(001)内部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7),且转动轴(207)与锥形筒一(201)和隔框(202)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所述转动轴(207)上套接固定有扇叶一(208),所述转动轴(207)上套接固定有扇叶二(209),且扇叶二(209)和扇叶一(208)呈上下设置,并且两两为一组对称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张翔刘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