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场适配结构、光纤跳线及光纤跳线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18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9
本披露公开了一种模场适配结构、光纤跳线及光纤跳线制备方法,所述模场适配结构包括:实芯光纤透镜封装体和空芯光纤透镜封装体;所述实芯光纤透镜封装体包括实芯光纤和单面透镜;所述空芯光纤透镜封装体包括空芯光纤和双面透镜;其中,空芯光纤的模场直径大于实芯光纤的模场直径;所述单面透镜和所述双面透镜用于实现所述空芯光纤与所述实芯光纤的模场匹配;所述实芯光纤、所述单面透镜的光轴、所述空芯光纤以及所述双面透镜的光轴位于同一轴线。利用本申请的方案,通过采用单面透镜和双面透镜用于实现空芯光纤与实芯光纤的模场匹配,能够降低单模光纤与空芯光纤的插损与回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披露一般涉及光纤制备。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一种模场适配结构、光纤跳线及光纤跳线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空芯光纤(hollow-core fiber,“hcf”),以空气为传输介质,替代传统以“玻芯“作为传输媒介的光纤,在低时延、超低非线性、超低损耗、超宽工作频段上与传统光纤相比更具有优势。以上优势使得使得基于空芯光纤制备的光纤跳线相比于基于传统光纤制备的光纤跳线在需要高效传输的场景下具有显著优势,可将基于空芯光纤制备的光纤跳线应用在能量传输、光通信技术、光纤传感系统、医疗、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2、由于传统光纤器件系统与空芯光纤不兼容,极大的制约了空芯光纤的大规模应用。现有技术中采用空芯光纤与其他光纤或者光波导以实现空芯光纤与传统光器件系统的兼容,但是由于不同光纤之间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及连接的稳定性制约,成为空芯光纤与传统光器件的耦合的瓶颈。因此提升空芯光纤与传统光纤器件系统、或者空芯光纤与光波导之间的兼容性,实现光纤器件系统的高效集成,对未来空芯光纤在大容量光通信、高功率光传输、光纤传感及特殊场景的光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与所述双面透镜的间距满足插损阈值条件,其中,所述单面透镜相对于所述双面透镜位于远离空芯光纤的一侧,所述双面透镜相对于所述单面透镜位于远离实芯光纤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光纤的端面位于所述单面透镜的焦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光纤的端面与所述双面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空芯光纤与所述双面透镜的模斑匹配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与所述双面透镜的间距满足插损阈值条件,其中,所述单面透镜相对于所述双面透镜位于远离空芯光纤的一侧,所述双面透镜相对于所述单面透镜位于远离实芯光纤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光纤的端面位于所述单面透镜的焦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光纤的端面与所述双面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空芯光纤与所述双面透镜的模斑匹配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的沿所述轴线的长度与其焦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透镜和所述双面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同一光束分别透过单面透镜和双面透镜后,其束腰半径之比等于模场直径比值与比例系数k的乘积,其中,所述模场直径比值为实芯光纤的模场直径与所述空芯光纤的模场直径之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场适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封装所述空芯光纤透镜封装体和所述实芯光纤透镜封装体,形成对接耦合封装体。

8.一种光纤跳线,包括第一模场适配结构和第二模场适配结构,所述第一模场适配结构和所述第二模场适配结构均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龙严君梁付运王群泽罗寒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