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拉边机,尤其涉及一种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
技术介绍
1、浮法玻璃生产线,拉边机成对安装在锡槽两侧,实现有效的控制玻璃原板宽度和厚度,通过机轮牵引在锡槽液面上的玻璃带前进,并通过调节拉边机机轮的转速及摆角等动作,以达到控制玻璃带前进速度,并且最终稳定玻璃板宽度和厚度的目的。目前拉边机旋转轴由石墨轴承(机轮端)和球面轴承(同步皮带端)两个支撑点,旋转轴与其外围循环水套之间的间隙为单边5mm,旋转轴是一支长3-5米、外径50mm、内径30mm的厚壁无缝钢管(根据浮法玻的生产尺寸略有增减)。由于旋转轴两端支点间距大,旋转轴中间位置自然下垂为4至5毫米。由于旋转轴与其外围循环水套的同轴度得不到保障,再加旋转轴与拉边机机轮相连接,当机轮在生产工作当中与玻璃液接触,下压玻璃液时对旋转轴产生向上的浮力;当浮力经过支撑点(石墨轴承)由于杠杆原理,就转变成了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旋转轴下垂度加大,同轴度产生严重变化,就易造成旋转轴与循环水套摩擦,产生旋转轴轴向运动阻力,形成异响和震动,长期运行将造成拉边机故障。
2、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拉边机旋转轴容易与循环水套摩擦产生阻力,使旋转轴轴向动作不顺滑,玻璃液受机头牵引力不均匀,产生玻璃厚度缺陷;磨擦产生的震动,通过拉边机轮传至玻璃液面产生水波纹,使玻璃的成品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设置有:机轮、石墨轴承、球面轴承、旋转轴和循环水套;
4、所述机轮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一端,所述循环水套套设在旋转轴外侧,所述石墨轴承安装在循环水套靠近机轮一端,所述球面轴承安装在循环水套另一端;
5、所述旋转轴和循环水套之间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旋转轴在支撑套中间穿过。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防窜动挡环。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窜动挡环为扣合后的自锁式尼龙扎带。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采用聚酰胺材质体。
9、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旋转轴与其外围循环水套之间加装一套支撑装置,利用支撑力将旋转轴与其外围循环水套的摩擦点消除并保持在同轴度上,由于消除了摩擦所带来的阻力、异响、震动等问题,保障了拉边机精准、平稳运行。
10、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效果明显;彻底消除了轴向卡阻,震动,异响;提高了厚板玻璃合格率;为单位节省了更换拉边机资金。
11、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的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包括机轮(1)、石墨轴承(2)、球面轴承(4)、旋转轴(5)和循环水套(6),所述机轮(1)固定安装在旋转轴(5)一端,所述循环水套(6)套设在旋转轴(5)外侧,所述石墨轴承(2)安装在循环水套(6)靠近机轮(1)一端,所述球面轴承(4)安装在循环水套(6)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和循环水套(6)之间安装有支撑套(3),所述旋转轴(5)在支撑套(3)中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3)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防窜动挡环(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3)采用聚酰胺材质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动挡环(7)为扣合后的自锁式尼龙扎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3)内径尺寸为旋转轴(5)外径尺寸,所述支撑套(3)外径尺寸比循环水套(6)内径小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包括机轮(1)、石墨轴承(2)、球面轴承(4)、旋转轴(5)和循环水套(6),所述机轮(1)固定安装在旋转轴(5)一端,所述循环水套(6)套设在旋转轴(5)外侧,所述石墨轴承(2)安装在循环水套(6)靠近机轮(1)一端,所述球面轴承(4)安装在循环水套(6)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和循环水套(6)之间安装有支撑套(3),所述旋转轴(5)在支撑套(3)中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边机旋转轴支撑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晓东,袁林,张兵,邢立伟,刘春昌,贺杰锋,张清山,韩艳丽,刘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