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138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站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包括车站主体,所述车站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空调冷风系统,空调冷风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收集系统,还包括隔离系统,设置于车站主体内;灭火系统,设置于隔离间内;双用喷射系统,设置于隔离间内;吹风管,设置于隔离间的底部,从底部向上喷射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隔离系统、灭火系统、双用喷射系统与投屏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先确定火情,确定火势范围后,绘制出最佳疏散路径,然后投屏到各个靠近火源的隔离间,帮助人员疏散,在人员脱离火源处时,挡烟垂壁下落至底部,然后通过灭火系统对火源进行喷射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站通风,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1、地铁车站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火灾烟气、控制火势,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现在的地铁地下车站工程均设计有通风排烟系统,以用于及时有效排出车站火灾烟气,尽可能减少火灾烟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随着传感器、信息技术的发展,火灾应急场景的研究已渐趋成熟,火灾仿真技术也为疏散路径的规划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但仿真技术涉及有限元仿真,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火灾场景下的实时性要求,且当前缺少在发生火灾时,对乘客进行及时通知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包括车站主体,所述车站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空调冷风系统,空调冷风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收集系统,车站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气收集管,车站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包括车站主体(1),所述车站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空调冷风系统(2),空调冷风系统(2)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收集系统(3),车站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废气收集管(30),车站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消防喷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系统(4)包括固定于车站主体(1)内的分隔架(41),分隔架(41)的顶部设置有挡烟垂壁(42),分隔架(41)的两侧均设置有风幕机(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包括车站主体(1),所述车站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空调冷风系统(2),空调冷风系统(2)的一侧设置有废气收集系统(3),车站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废气收集管(30),车站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消防喷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系统(4)包括固定于车站主体(1)内的分隔架(41),分隔架(41)的顶部设置有挡烟垂壁(42),分隔架(41)的两侧均设置有风幕机(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灭火仓,灭火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板(50),灭火系统(5)包括转动设置于灭火仓内的第一丝杠(52),第一丝杠(5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架(51),活动架(51)上设置有套于第一丝杠(52)上的升降滑块(511),活动架(51)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推板(53),第一推板(53)上滑动设置有活动台(54),活动台(54)内设置有偏转组件(55),偏转组件(55)上设置有喷枪(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51)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活动端与第一推板(53)相连,第一推板(53)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杠(531),活动台(54)的一侧设置有套于第二丝杠(531)上的移动滑块(5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与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组件(55)包括位于活动台(54)内的侧板(551),侧板(55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转轴(550),且侧板(551)通过驱动转轴(550)与活动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金晨张华刘磊李亮杨生冬宗玉涛陈天宇唐超刘琪姚琪孙广飞孙浩陈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