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20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检测管,第一检测管内套设有格挡,格挡与第一支撑环固定连接,格挡的截面呈“T”形,且格挡内固定套设有橡胶环,橡胶环与第一支撑环固定连接,格挡分别与橡胶环和第一检测管之间形成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第一液腔通过通孔与第二液腔连通,第二液腔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环,活塞环上固定设置有顶环;第二支撑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套管,橡胶环内套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撑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且第一连接杆由弹性材料制成。避免负载过大造成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断裂,从而避免工具或夹持的货物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单元


技术介绍

1、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与焊接枪、切割头和抓持手等部件进行连接时,为了提高运行时的安全系数,需要在机械臂与其连接的部件之间安装防过载连接单元。

2、在公布号为cn117433685a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防过载分级称量六维力传感器,通过将过载承压环围绕设置于中心轴台外围,中心轴台侧面还设置有四根用于进行过载保护的第一防过载柱,过载承压环上设置有与第一防过载柱相对应的第二防过载柱,第一防过载柱和第二防过载柱之间留有第一预设距离的间隙且二者为凹凸嵌合结构;过载承压环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第一弹性梁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至外壳体,过载承压环与外壳体之间通过四根方柱状的第二弹性梁进行连接,同时第一弹性梁的刚度小于第二弹性梁的刚度。这样的结构在承受的力较小不足以使第一防过载柱和第二防过载柱抵触时,只有刚度低灵敏度高的第一弹性梁发生形变从而进行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环(1),第一支撑环(1)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支撑环(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第二支撑环(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第一支撑环(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周向阵列布设的第一检测管(4),第一检测管(4)内套设有格挡(5),格挡(5)与第一支撑环(1)固定连接,格挡(5)的截面呈“T”形,且格挡(5)内固定套设有橡胶环(6),橡胶环(6)与第一支撑环(1)固定连接,格挡(5)分别与橡胶环(6)和第一检测管(4)之间形成第一液腔(7)和第二液腔(8),第一液腔(7)通过通孔(20)与第二液腔(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环(1),第一支撑环(1)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支撑环(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第二支撑环(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第一支撑环(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周向阵列布设的第一检测管(4),第一检测管(4)内套设有格挡(5),格挡(5)与第一支撑环(1)固定连接,格挡(5)的截面呈“t”形,且格挡(5)内固定套设有橡胶环(6),橡胶环(6)与第一支撑环(1)固定连接,格挡(5)分别与橡胶环(6)和第一检测管(4)之间形成第一液腔(7)和第二液腔(8),第一液腔(7)通过通孔(20)与第二液腔(8)连通,第一液腔(7)和第二液腔(8)内填充有液压油,第二液腔(8)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环(10),活塞环(10)上固定设置有顶环(9),顶环(9)分别与第一检测管(4)和格挡(5)滑动配合;第二支撑环(16)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套管(19),橡胶环(6)内套设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与第一支撑环(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位于套管(19)内,且第一连接杆(12)由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防过载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鸥朱其新蒋全胜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