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领域,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机械领域的蓬勃发展,传动结构应用在各行各业。目前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大传动比的传动结构,若单独采用平行轴齿轮传动系统或单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方案均无法满足其传动比大的要求;虽然多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和多级行星齿轮传动均可以实现大传动比,但是若仅采用多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则会带来尺寸、重量大的问题,不利于实现轻型化需求;若采用多级行星齿轮传动,则会带来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等问题。
2、此外,在高速大功率齿轮结构中,常采用斜齿轮或人字齿轮提高运行平稳性、降低噪声。现有技术中人字齿轮存在退刀槽进而尺寸较大且制造较为复杂,而斜齿轮传动会产生较大的轴向附加力,螺旋角为15°时,轴向力约占总受力的20%,螺旋角越大轴向力越大。现有斜齿轮采用附加推力轴承结构来承受齿轮啮合轴向力,使箱体结构变得复杂,且传递出的轴向力还会对减速器的振动激励带来影响,这种结构给高速传动带来复杂性且增加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利用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传动,在实现大传动比下,即满足轻型化要求,又简化了结构的复杂程度。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包括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级间联轴器;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小斜齿轮轴和大斜齿轮,小斜齿轮轴平行安装于
4、所述小斜齿轮轴上齿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推力锥,并将推力锥对应大斜齿轮轮缘的端面设成与大斜齿轮轮缘相密合的锥面,在小斜齿轮轴背向大斜齿轮的一侧安装有喷油管,喷油管向小斜齿轮轴的齿面喷油,以使推力锥的锥面与大斜齿轮的轮缘间形成动力油膜;同时小斜齿轮轴经由轴向定位轴承安装于齿轮箱内,以保正其轴向位置。
5、优选地,所述级间联轴器的一端为花键齿,级间联轴器的花键齿与大斜齿轮采用键连接并随大斜齿轮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级间联轴器的另一端为鼓形齿,太阳轮与级间联轴器的鼓形齿采用键连接并随级间联轴器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
6、优选地,所述的级间联轴器为筒状结构,级间联轴器的花键齿处沿级间联轴器的轴向开有两组油孔一,每组油孔一是由每间隔两个花键齿且处于齿根的位置处开设的油孔一组成,两组油孔一错位布置;级间联轴器的鼓形齿处沿级间联轴器的轴向开有两组油孔二,每组油孔二是由每间隔两个鼓形齿且处于齿根的位置处开设的油孔二组成,两组油孔二错位布置。
7、优选地,所述的推力锥与小斜齿轮轴间采用过盈配合。
8、优选地,所述小斜齿轮轴上螺接有两个锁紧螺母,每个锁紧螺母处于相应推力锥的外侧,且抵接在相应推力锥的端面上,以实现推力锥的轴向定位。
9、优选地,所述喷油管的轴向上设有多个喷油孔,处于中间位置的喷油孔喷出的润滑油垂直射向小斜齿轮轴的齿面处,处于两侧的喷油孔喷出的润滑油切向射入推力锥的锥面与小斜齿轮轴的齿轮之间的位置处。
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1、1、齿轮传动系统采用双级传动结构,其中一级传动结构采用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并与高速级连接,另一级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并与低速级连接,二者的接合可以实现大传动比,传动比达到10~80,同时实现了功率的传递和减速;相比多级平行轴齿轮传动结构可以减小整体的尺寸和重量,满足轻型化要求;相比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可以简化结构的复杂程度,方便维修。
12、2、在级间联轴器的花键齿和鼓形齿处分别设有两组错位设置的油孔,既不影响花键齿和鼓形齿的强度,又能保证齿处的充分润滑,减轻齿面磨损;同时级间联轴器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油孔外漏,避免采用外部供油管复杂连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紧凑性和可靠性。
13、3、采用斜齿的小斜齿轮轴与推力锥配合,以使小斜齿轮轴在传递功率时所产生的轴向推力经由推力锥和润滑油膜传递到大斜齿轮的锥面,并与大斜齿轮啮合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现了内力平衡,使得此轴向力不会传递到轴承及齿轮箱上去,从而避免传统斜齿轮结构布置止推轴承来承受轴向力的问题,不仅提高了传递效率,减少了齿轮箱的振动,还满足了紧凑型设计以及轻型化的需求。
14、4、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太阳轮和内齿圈采用浮动设计,二者同时浮动可提高均载效果以及运行平稳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1)、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和级间联轴器(3);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1)包括小斜齿轮轴(11)和大斜齿轮(12),小斜齿轮轴(11)平行安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一侧,大斜齿轮(12)套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一端并与小斜齿轮轴(11)的齿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包括内齿圈(21)、行星轮(22)和太阳轮(23),太阳轮(23)套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另一端,内齿圈(21)同轴套在太阳轮(23)外,行星轮(22)分别与内齿圈(21)和太阳轮(23)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联轴器(3)的一端为花键齿(31),级间联轴器(3)的花键齿(31)与大斜齿轮(12)采用键连接并随大斜齿轮(12)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级间联轴器(3)的另一端为鼓形齿(32),太阳轮(23)与级间联轴器(3)的鼓形齿(32)采用键连接并随级间联轴器(3)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力锥(13)与小斜齿轮轴(11)间采用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斜齿轮轴(11)上螺接有两个锁紧螺母(15),每个锁紧螺母(15)处于相应推力锥(13)的外侧,且抵接在相应推力锥(13)的端面上,以实现推力锥(13)的轴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14)的轴向上设有多个喷油孔(141),处于中间位置的喷油孔(141)喷出的润滑油垂直射向小斜齿轮轴(11)的齿面处,处于两侧的喷油孔(141)喷出的润滑油切向射入推力锥(13)的锥面与小斜齿轮轴(11)的齿轮之间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1)、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和级间联轴器(3);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1)包括小斜齿轮轴(11)和大斜齿轮(12),小斜齿轮轴(11)平行安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一侧,大斜齿轮(12)套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一端并与小斜齿轮轴(11)的齿啮合;行星齿轮传动机构(2)包括内齿圈(21)、行星轮(22)和太阳轮(23),太阳轮(23)套装于级间联轴器(3)的另一端,内齿圈(21)同轴套在太阳轮(23)外,行星轮(22)分别与内齿圈(21)和太阳轮(23)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联轴器(3)的一端为花键齿(31),级间联轴器(3)的花键齿(31)与大斜齿轮(12)采用键连接并随大斜齿轮(12)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级间联轴器(3)的另一端为鼓形齿(32),太阳轮(23)与级间联轴器(3)的鼓形齿(32)采用键连接并随级间联轴器(3)转动,以实现扭矩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推力锥的斜齿平行轴与行星组合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级间联轴器(3)为筒状结构,级间联轴器(3)的花键齿(31)处沿级间联轴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杨龙,王志强,岳彦炯,汤鱼,叶盛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