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输送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85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硫向输送物的溶出,并且抑制管的层间剥离的燃料输送用管(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输送用管(10)是内层(11)、中间层(12)、增强层(13)和外层(14)依次叠层着的燃料输送用管(10),上述内层(11)含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载荷挠曲温度为75℃以上的第1热塑性树脂、和载荷挠曲温度小于75℃的第2热塑性树脂,上述中间层(12)含有橡胶组合物,上述橡胶组合物含有丁腈橡胶,上述内层(11)与上述中间层(LB)(12)直接或经由粘接层而粘接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燃料输送用管。更详细而言,涉及汽油、轻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气等燃料的输送用管。


技术介绍

1、用于输送燃料等的管能够在内侧具有硫化橡胶的层。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气体低透过性管,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内侧层、增强层和外侧层的气体低透过性管,该内侧层具有由硫化橡胶形成的最内层的耐水层、和形成在该耐水层的外面侧的阻气层。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69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以提供可以抑制硫向输送物的溶出,并且抑制管的层间剥离的燃料输送用管作为目的。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公开人发现了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完成上述课题:

5、《方案1》

6、一种燃料输送用管,是内层、中间层、增强层和外层依次叠层着的燃料输送用管,

7、上述内层含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载荷挠曲温度为75℃以上的第1热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输送用管,是内层、中间层、增强层和外层依次叠层着的燃料输送用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质量相对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合计质量之比为0.05~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在主链具有芳香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芳香环的碳原子数为6~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燃料输送用管,是内层、中间层、增强层和外层依次叠层着的燃料输送用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质量相对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合计质量之比为0.05~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在主链具有芳香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芳香环的碳原子数为6~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为脂肪族聚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内层的游离硫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内层为1.0质量%以下,或不含有游离硫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输送用管,所述内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之比为0.01~2.00。

9.根据权利要求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百百濑爱佐藤峻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