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及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076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4
本申请涉及商用车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及装配方法,第一方面,作业装置,包含:环线吊轨,其中部两侧对称设置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底端向中间延伸,形成带安全通道的托举结构;吊轨小车,滑动设置于所述环线吊轨;升降装置,其顶部固定于吊轨小车,用于吊挂车架的夹抱机构,其顶部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底部,所述夹抱机构在进行底部结构安装时穿过安全通道,且升降装置底部被限制于托举结构以上;作业升降平台,可移动设置于夹抱机构的正下方,辅助进行底部结构安装作业。本申请的作业装置及装配方法,解决商用车生产中存在的车辆底部、内侧等方位装配效率低、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商用车生产,面临许多由于结构性布局,其作业位置位于车架内侧或底部的情形,常常导致空间操作不足。如:燃油车排气管的连接调整、散热器出水胶管连接、传动轴螺栓紧固、润滑脂加注、电动车底部电池装配紧固、底部线束固定连接等等作业。商用车底部作业使得作业人员需长时间侧身、弯腰、下蹲、甚至进行不规范作业等,造成劳动强度增加,形成一系列困难作业或无法装配等问题。

2、相关技术中,在实际生产时,会采用顶升装置将车架结构周边顶起,进行车架内侧或底部作业。

3、但是,顶升装置将车辆底部结构顶起的高度很低,作业人员依旧需要进行大量侧身、弯腰及下蹲等动作,作业姿势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装配效率低;同时,部分顶升装置顶起车架结构,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及装配方法,解决商用车生产中存在的车辆底部、内侧等方位装配效率低、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防护围栏(4)的环线吊轨(1)的区域形成至少两个底部作业区(100),在所有底部作业区(100)的两侧还包含正下方配备AGV运输车的车架上件区(101)和车架下件区(1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升降平台(6)包含小车车体(61)、伸缩架(62)和放置平台(63),所述小车车体(61)在底部作业区(100)可随吊轨小车(2)同步移动,所述放置平台(63)用于放置待安装至车架(5)的底部结构,所述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防护围栏(4)的环线吊轨(1)的区域形成至少两个底部作业区(100),在所有底部作业区(100)的两侧还包含正下方配备agv运输车的车架上件区(101)和车架下件区(1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升降平台(6)包含小车车体(61)、伸缩架(62)和放置平台(63),所述小车车体(61)在底部作业区(100)可随吊轨小车(2)同步移动,所述放置平台(63)用于放置待安装至车架(5)的底部结构,所述伸缩架(62)底部固定于小车车体(61),且可带动放置平台(63)上下移动;所述小车车体(61)的顶面还包含用于放置工具和站位的作业平台(6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7)还包含顶框架(71)和若干电动葫芦,所述吊轨小车(2)连接环线吊轨(1)和顶框架(71),所述电动葫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顶框架(71)和夹抱机构(3)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7)还包含剪刀叉伸缩架(72),所述剪刀叉伸缩架(72)两端分别连接顶框架(71)和夹抱机构(3)顶部;若干电动葫芦设置于剪刀叉伸缩架(72)的四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底部的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围栏(4)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甲史英杰谢康李凡杜辉钟履祥熊正杰詹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