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509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包括:通过交叉冲压、焊接和边框贴合形成金属双极板模组;通过制浆、涂覆、封装形成膜电极模组;金属双极板模组和膜电极模组交叉粘接形成单电池模组,经过冲裁工艺形成软连接结构后折叠形成折叠式电堆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金属单极板和金属双极板模组的制造工艺形成了金属双极板模组结构,将膜电极模组交叉式地贴合至金属双极板模组的两面,最后通过冲裁工艺制备出单电池之间的软连接结构,得到折叠式单电池模组,在电堆堆叠工序中,通过将折叠式单电池模组定向折叠,可以精准快速地完成堆叠过程,且不会对单电池模组造成损伤,提高良品率的同时,整体上有效加快了电堆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氢燃料电池是一种以氢气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的环保发电装置,该装置的核心结构由双极板和膜电极交叉堆叠而成。双极板起导电、导热和导气的作用,而膜电极则是发电的主要组件,其中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主要发生在膜电极上,因此双极板和膜电极的制造工艺以及两个部件的交叉堆叠工艺是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制造的核心工艺环节。

2、目前,金属双极板的主要工艺路线为:(1)双极板的主要工艺路线为将两个单极板焊接在一起形成“两板三场”的结构,即两侧为氢气、空气流道,中间为冷却介质流道;(2)膜电极的主要工艺路线为将ccm、pen边框、气体扩散层压合而成的多层结构;(3)电堆则为多片膜电极、双极板交叉堆叠压合而成。其中,主要的堆叠工艺路线为将双极板、膜电极作为两个单独的部件,通过人工或者机器手臂抓取,交叉式地堆叠在一起,期间需要通过内、外限位工装精准控制部件之间的堆叠精度。由于双极板为硬质结构,膜电极为软质结构,因此抓取动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两个部件之间的堆叠精度难以保证,导致堆叠工序耗时较大,且容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模组(9)制备工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板包括第一单极板模组(1)和第二单极板模组(2),所述单极板上的阴极流道和阳极流道依次交叉冲压,所述第一单极板模组(1)上的阴极流道对应所述第二单极板模组(2)上的阳极流道,所述第一单极板模组(1)上的阳极流道对应所述第二单极板模组(2)的阴极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模组(9)制备工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板包括第一单极板模组(1)和第二单极板模组(2),所述单极板上的阴极流道和阳极流道依次交叉冲压,所述第一单极板模组(1)上的阴极流道对应所述第二单极板模组(2)上的阳极流道,所述第一单极板模组(1)上的阳极流道对应所述第二单极板模组(2)的阴极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模组(10)制备流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模组(10)制备流程还包括成品检测工艺,所述膜电极模组(10)成品进行气密泄漏检测和膜层缺陷检测后进入单电池模组(11)制备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谢建华张伯涛张资涵牟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