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增强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能力的组合物和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增强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能力的组合物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04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物和方法,其作用于丛枝菌根真菌,增强丛枝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能力,进而能够促进与植物的共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裂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或在3,4‑二氢吡喃环骨架的2位O‑糖苷键合有吡喃葡萄糖的糖苷或龙胆科植物的干燥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还提供通过将该组合物添加到土壤中来改良土壤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促进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的技术。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增强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感染能力、促进共生的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大约9成陆上植物在根上与真菌共生,该共生有助于植物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必需元素和其他营养素。这种真菌进入植物根而共生时,真菌与植物形成的共生结构被称为“菌根(mycorrhiza)”,共生现象被称为“菌根共生”。

2、丛枝菌根(am: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也称为va(vesicular arbuscular)菌根菌)是菌丝贯穿植物根的细胞壁而与细胞质相互作用的类型的内生菌根菌。认为大部分农业植物受到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益处,使土壤中的磷(更具体而言可以为磷酸的形态)和其他营养素的利用效率提高。在该共生中,与植物和菌根菌的种类的不同无关,形成被称为丛枝(arbuscule)的共同的结构。丛枝是由进入到植物根的细胞壁的轮廓内而陷入(不是“贯通”)植物的细胞膜且显著分支而成为树突状的菌丝形成的结构。通过丛枝的该树状结构,菌根菌与植物细胞质的相互作用面积显著扩大。另一方面,在植物的细胞壁之外延伸并分支的菌根菌的菌丝能够从更广泛的土壤区域采集营养素,并且提高感染新的植物根区域的机会。

3、磷对于生物而言是必须的元素,通过菌根共生,植物即使在磷比较少的土壤中也能够生长。存在对磷系肥料的生产也有影响的世界性的磷矿石枯竭的问题,另外,由于日本的土壤对磷的吸附性强,因此还存在植物难以吸收的问题。因此,期待在农业中更主动地利用菌根菌的有益性。

4、然而,使用丛枝菌根真菌作为有效成分的含有菌根菌的土壤改良材料(va菌根菌材料)虽然已经市售,但价格高,在效果的稳定性方面未必令人满意。因此,现状是,尽管va菌根菌材料是在地力增进法中规定的唯一的微生物资源,但普及并不显著。

5、专利文献1记载了通过以作为生长抑制剂而使用的量或比其少的量来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来促进植物与菌根菌的共生的共生促进方法。专利文献2记载了包含甲壳素寡糖和/或甲壳素纳米纤维的、用于促进植物中的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的制剂。专利文献3记载了以氧化型谷胱甘肽和/或胱硫醚为有效成分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促进剂。

6、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植物激素的赤霉素促进了洋桔梗中的丛枝菌根真菌所导致的paris型菌根形成,与此相对,抑制了北葱等中的arum型菌根的形成。非专利文献2记载了作为植物成分的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促进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分支。

7、从效果的稳定性等观点出发,独脚金内酯是特别有前景的丛枝菌根真菌感染促进剂,但也具有抑制植物自身的分支、刺激寄生于农业上重要的作物中的如独脚金属、列当属那样的寄生植物的种子发芽等不期望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在水中不稳定、非常昂贵的缺点。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8562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71216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1-159019号公报

13、非专利文献

14、非专利文献1:plant cell physiol,61(3):565-575(2020)

15、非专利文献2:nature,435,824-827(2005)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使植物,例如农业或园艺植物生长的环境多种多样,因此,为了促进植物与菌根菌的共生,提供可利用的组合物及方法的新的选择项是有益的。特别是,由于(1)存在提高va菌根菌材料的有用性的必要性以及(2)例如赤霉素那样刺激植物以向菌根菌发出信号的类型的物质有时会因植物的种类而使植物的反应大幅变动,因此与如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那样认为主要作用于植物侧的组合物和方法相比,可以优选提供能够直接作用于菌根菌侧的组合物和方法。

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组合物和方法,其作用于丛枝菌根真菌,增强丛枝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能力,进而能够促进与植物的共生。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专利技术人等在研究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诱导相关的植物侧的生理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作为龙胆科植物的根中包含的化合物的龙胆苦苷具有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分支促进作用,在外部施用的情况下能够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对各种植物的感染。进一步发现,结构上相关的其他化合物组也能够提供同样的作用。

6、本公开包括以下的实施方式。

7、[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裂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

8、[2]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在3,4-二氢吡喃环骨架的2位o-糖苷键合有吡喃葡萄糖的糖苷作为活性成分。

9、[3]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京尼平苷、橄榄苦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0、[4]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龙胆科的植物的干燥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

11、[5]一种土壤改良用试剂盒,其包含[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丛枝菌根真菌。

12、[6]一种增强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能力的方法,其包括向丛枝菌根真菌中添加[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13、[7]一种方法,其通过在土壤中添加[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从而增强存在于所述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感染在所述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的根的能力。

14、[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向所述土壤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

15、[9]根据[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和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以含有两者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形态添加至所述土壤中。

16、[10]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水、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提取龙胆科的植物而得到提取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裂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

2.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在3,4-二氢吡喃环骨架的2位O-糖苷键合有吡喃葡萄糖的糖苷作为活性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京尼平苷、橄榄苦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4.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龙胆科的植物的干燥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

5.一种土壤改良用试剂盒,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丛枝菌根真菌。

6.一种增强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能力的方法,其包括向丛枝菌根真菌中添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7.一种方法,其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从而增强存在于所述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感染在所述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的根的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向所述土壤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和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以含有两者的土壤改良材料的形态添加到所述土壤中。

10.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水、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提取龙胆科的植物而得到提取物。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裂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

2.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在3,4-二氢吡喃环骨架的2位o-糖苷键合有吡喃葡萄糖的糖苷作为活性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京尼平苷、橄榄苦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4.一种丛枝菌根真菌感染能力增强用组合物,其包含龙胆科的植物的干燥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

5.一种土壤改良用试剂盒,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丛枝菌根真菌。

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中弘典富永贵哉上野琴巳齐藤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鸟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