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168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对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升压电路,对整流滤波后的电压进行升压;Buck电路,对升压后的电压进行降压,并连接LED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方案采用PFC+BUCK的拓扑,整流桥BD1与滤波电容C1构成交流整流滤波电路,电感L1、MOS管Q1、二极管D1、电容C2组成BOOST升压电路,组件K1、MOS管Q2、电感L2、电感LF1、电阻R1、电容C3、MOS管Q3、组件K2组成BUCK电路。关灯时,控制信号1所对应的CTRL2控制信号、控制信号2所对应的CRTL3控制信号会关断MOS管Q2与MOS管Q3,组件K1和组件K2被控制单向导通或断开,交流漏电流无法在AC_L端与接地CGND间通过寄生电容Cled1‑电容Cledn构成回路,从而消除了余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驱动电源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


技术介绍

1、在led非隔离驱动电源与铝基灯板的照明应用中,由于驱动电源的交流输入端与led灯珠是非隔离连接的,灯板上灯珠与铝基板间存在寄生电容,实际应用中铝基板需要接交流保护地。在驱动电源内部实施调光关灯控制时,不能完全有效地切断非隔驱动电源的交流输入与led灯珠之间的回路,给漏电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所以在驱动器内部执行调光关灯控制时,led灯珠总是关不断,仍存在微亮的现象(业界称关灯余晖或“鬼火”),给用户带来不好的照明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用以解决 led非隔离驱动电源在调光关灯控制时存在微亮情况。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包括:

3、整流滤波电路,对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整流滤波;

4、升压电路,对整流滤波后的电压进行升压;

5、buck电路,对升压后的电压进行降压,并连接led灯板。

6、优选的,所述电路为pfc+buck的拓扑结构电路。

7、优选的,所述buck电路与led灯板之间形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均用于消除led灯的断电后余晖现象。

8、优选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并联于电源输入端的整流桥bd1、滤波电容c1;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升压电路。

9、优选的,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串联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的电感l1,依次并联设置的mos管q1、电容c2;以及串联于mos管q1、电容c2之间的二极管d1。

10、优选的,所述buck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升压电路输出端的组件k1、mos管q2、电感l2;并联于mos管q2、电感l2之间的二极管d3;与所述二极管串联的mos管q3、组件k2;

11、并联于电感l2和灯板之间的电容c3、电阻r1和电感lf1。

12、优选的,还包括,电容cled1、电容cledn,分别并联led灯板,为led灯板的寄生电容,所述寄生电容远离led灯板的一端分别接地。

13、优选的,开灯时,经ac_l 端和ac_n端经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再经升压电路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升压至400v~420v直流电;所述直流电通过buck电路进行降压恒流后输出至led灯板,并用于点亮led灯板上的led1灯珠和ledn灯珠;

14、关灯时,控制器中的控制信号1和控制信号2分别对mos管q1和mos管q2进行单向导通或断开控制时,组件k1和组件k2被单向导通或断开控制,交流漏电流不能从ac_l和cgnd间通过寄生电容cled1和寄生电容cledn间构成回路,则消除余晖。

15、优选的,组件k1和组件k2为开关元器件,所述开关元器件包括二极管、可控硅、mosfet、继电器和检测控制模块。组件k1和组件k2为开关元器件和/或降温控制模块。

16、优选的,还包括测温系统,用于对所述电路进行温度监测,当获取的所述电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降温控制模块对所述电路的发热部进行降温。

17、优选的,所述电路中包含多个led灯板时,所述测温系统对多个led灯板进行温度监测,当其中一个led灯板的温度升高时,该led灯板所对应的降温控制模块启动,并对该led灯板进行降温。

18、优选的,通过分区监控对不同的led灯板实现分区监控、分区优化温度,包括:

19、当进行分区监控时,包括设计部分和实际使用的温度监控部分,设计部分包括:

20、首先对多个led灯板进行坐标定位,即,定义多个led灯板的坐标位置(x1,y1)、(x2,y2)…(xn,yn);

21、基于所述led灯板的坐标位置,确定每个坐标位置中的发热部位;即,对发热点进行二次定位,并定义发热点的发热坐标位置(f1,r1)、(f2,r2)…(fn,rn);

22、基于发热坐标位置,配置降温控制模块;原则上,所述降温控制模块和发热部(发热坐标位置,即对应的就是灯板的发热需降温部)为一一对应的设置。

23、还包括以下方案:

24、基于发热坐标位置,获取各发热坐标位置的发热器件、单位时间内的发热曲线数据,建立发热模型;

25、对发热模型进行高低温区域进行标记,并引入降温控制模块的降温参数,建立单位时间内降温控制模块的降温效率对高温区域的降温效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降温效果模拟;

26、根据降温效果模拟,获得降温控制模块的适配个数和适配位置。

27、根据适配个数和适配位置,将降温控制模块的焊接点设计在所述电路的电路设计版图中。

28、在温度监控部分时,包括:

29、设置多个温控监测点,并获取每个温控监测点的温度数据;

30、所述温度数据均一一传输至控制器,当其中一个温控监测点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记该温控监测点为异常点,以异常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获取该异常点周围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数据;

31、当该异常点周围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均正常时,则该异常点记录为无效;

32、当该异常点周围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均呈升高状态时,则该异常点记录为有效;

33、有效的所述异常点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持续升高到报警值时,控制器发出报警指令,并启动对应位置的降温控制模块。

34、优选的,异常点温度为q1摄氏度,异常点周边的其他温度监测点数据为q1-p(p=1…n)度,而q1-p度大于环境温度,且低于报警温度,则说明电路为工作状态;

35、对工作状态的电路进行矩阵检索(大型led灯组为多个led灯板组拼而成,矩阵排列的拼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加大生产效率),获得多个led灯组中的与异常点对应的温度监测点,并对该温度监测点进行温度数据提取,

36、若异常点的温度数据和led灯板矩阵检索获得的其他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差为2-3摄氏度之间,且存在高温报警,则启动降温控制模块;

37、若异常点的温度数据和led灯板矩阵检索获得的其他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差大于或小于预设值,均定义为异常,记为无效温度报警,对于无效温度报警,降温控制模块中的降温器件则不启动。

38、进一步,还包括,获取异常点位于led灯组的坐标位置,并基于该坐标位置确定led灯板的位置;

39、基于led灯板的位置,确定异常点位于led灯板的坐标位置,进而根据该坐标位置进行led灯组中与该异常点相匹配的其他用于校正是否为有效温度报警的温度监测点的确认。

40、优选的,还包括:

41、获取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湿度与降温效率存在正比关系,如,环境温度越高,降温效率越差;或者环境湿度越高且温度较高,降温效率较差。

42、基于获取的环境温度数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为PFC+BUCK的拓扑结构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与LED灯板之间形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均用于消除LED灯的断电后余晖现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并联于电源输入端的整流桥BD1、滤波电容C1;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升压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串联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的电感L1,依次并联设置的MOS管Q1、电容C2;以及串联于MOS管Q1、电容C2之间的二极管D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升压电路输出端的组件K1、MOS管Q2、电感L2;并联于MOS管Q2、电感L2之间的二极管D3;与所述二极管串联的MOS管Q3、组件K2;并联于电感L2和灯板之间的电容C3、电阻R1和电感LF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led1、电容Cledn,分别并联LED灯板,为LED灯板的寄生电容,所述寄生电容远离LED灯板的一端分别接地。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开灯时,经AC_L 端和AC_N端经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再经升压电路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升压至400V~420V直流电;所述直流电通过Buck电路进行降压恒流后输出至LED灯板,并用于点亮LED灯板上的LED1灯珠和LEDn灯珠;

9.如权利要求6或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组件K1和组件K2为开关元器件和/或降温控制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系统,用于对所述电路进行温度监测,当获取的所述电路的温度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降温控制模块对所述电路的发热部进行降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为pfc+buck的拓扑结构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与led灯板之间形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均用于消除led灯的断电后余晖现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并联于电源输入端的整流桥bd1、滤波电容c1;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升压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串联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的电感l1,依次并联设置的mos管q1、电容c2;以及串联于mos管q1、电容c2之间的二极管d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去余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升压电路输出端的组件k1、mos管q2、电感l2;并联于mos管q2、电感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波钟春林周孝亮李吉利叶界明范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