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而减速电机是指减速机和电机的集成体,这种集成体通常也可称为齿轮马达或齿轮电机,减速电机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等领域,具有高效能、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等优点。
2、而现如今已经有了双出轴的电机,也即一个电机上具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可以提供双向力矩输出,也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装置,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但现有的双出轴电机由于需要双向同时承受载荷,导致其发热量明显高于单轴电机,进行长时间的运作后容易因内部过热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
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包括:机壳件、电机件和减速输出件;机壳件的内壁环设有齿圈;电机件包括定子、转子和电机轴,定子设于机壳件内壁,电机轴转动设于机壳件,转子套设于电机轴的外表面,定子套设于转子外,且转子与定子间可相对转动,电机轴环设有齿纹,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件(1)包括减速壳(11)和电机壳(12),所述定子(21)环设于所述电机壳(12)内壁,所述减速壳(11)内壁环设有所述齿圈(111),所述齿轮架(31)转动设于所述减速壳(11)内,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出轴(32)贯穿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且所述输出轴(32)的两端分别朝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件(1)包括减速壳(11)和电机壳(12),所述定子(21)环设于所述电机壳(12)内壁,所述减速壳(11)内壁环设有所述齿圈(111),所述齿轮架(31)转动设于所述减速壳(11)内,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出轴(32)贯穿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且所述输出轴(32)的两端分别朝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减速壳(11)和电机壳(12),所述定子(21)环设于所述电机壳(12)内壁,所述减速壳(11)内壁环设有所述齿圈(111),所述齿轮架(31)转动设于所述减速壳(11)内,所述输出轴(32)贯穿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且所述输出轴(32)的两端分别朝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件(1)还包括定位凸台(13),所述定位凸台(13)设于所述减速壳(11)远离所述电机壳(12)的一端,所述输出轴(32)贯穿所述定位凸台(13)、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且所述输出轴(32)的两端分别朝所述定位凸台(13)和所述电机壳(12)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凸台(13)分别设于所述减速壳(11)和所述电机壳(12)相对的两端,所述输出轴(32)贯穿其一所述定位凸台(13)、所述减速壳(11)、所述电机壳(12)和另一所述定位凸台(13),且所述输出轴(32)的两端分别朝远离两个延伸定位凸台(13)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双出轴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太阳齿轮(233),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