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头端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内窥镜等插入设备在例如医疗领域、工业领域等中被广泛利用。一般的内窥镜等构成为具有细长管形状的插入部和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的头端。并且,在头端设置有器械通道、安装有例如摄像部、照明部等,器械通道管、摄像部的线缆、照明部的照明光纤等经由插入部与操作部连接。
2、另外,公知有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侧且头端的后端侧设置有向多个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的结构。
3、作为弯曲部,例如专利文献cn115397302a记载的结构:在沿着多个弯曲块的长度轴的方向(以下称为长度轴方向)上相邻的弯曲块彼此经由使弯曲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多个转动自如的铆钉而连结,从而在上下2个方向上弯曲自如。或者还经由使弯曲部在左右方向上弯曲的多个转动自如的铆钉而连结,从而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弯曲自如。
4、另外,在弯曲块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穿绳孔,每个穿绳孔内贯插有一根牵引线,一共设置1对、即2根牵引线或者2对、即4根牵引线,该牵引线在长度轴方向的前后在穿绳孔中移动自如,并且前端固定于多个弯曲块中的位于最前端侧的弯曲块。
5、然而,在诸如上述专利文献的现有的内窥镜中,弯曲块的内部空间比头端截面的内部空间小,而且弯曲块还有位置不能挪动的穿绳孔、铆钉等,头端上的线缆、光纤、钳道管等的内藏物需要躲开不能挪动的穿绳孔、铆钉等。因此,钳道管等在弯曲部中的位置受到弯曲块上的铆钉以及穿绳孔的限制。为了避让铆钉以及穿绳孔,不得不减小钳道管的直径、增加插入部外径,存在着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对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窥镜头端及内窥镜,其目的在于提高内窥镜头端以及插入部内部管线的布局自由度,提高插入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不增加插入部外径的情况下提高钳道的直径,从而能够提高内窥镜的钳径比。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内窥镜头端,其固定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所述内窥镜头端的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部,其位于所述内窥镜头端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通道孔;以及后端部,其与所述前端部分体构成,固定在所述前端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通道孔,所述第二通道孔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道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孔的后端开口与所述插入部中的第三通道管连通,经过所述前端开口的中心且与所述内窥镜头端的中心轴平行的第一直线与经过所述后端开口的中心且与所述内窥镜头端的中心轴平行的第二直线不重合。
3、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第二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位于所述内窥镜头端的径向内侧。
4、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还设置有摄像部安装孔,所述摄像部安装孔用于固定内窥镜的摄像部,所述后端部还设置有第一安置孔,所述第一安置孔与所述摄像部安装孔以及所述插入部连通,用于安置经由所述后端部进入所述插入部的摄像部线缆,所述后端部的前端面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后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绕线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绕线槽连通,在安置所述摄像部线缆时,所述摄像部线缆经由所述引导槽盘绕在所述绕线槽上之后再经由所述引导槽进入所述第一安置孔。
5、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还设置有摄像部安装孔,所述摄像部安装孔用于固定内窥镜的摄像部,所述后端部还设置有第一安置孔,所述第一安置孔与所述摄像部安装孔以及所述插入部连通,用于安置经由所述后端部进入所述插入部的摄像部线缆,
6、所述后端部的前端面设置有线缆安置槽,在安置所述摄像部线缆时,所述摄像部线缆在固定在所述线缆安置槽之后再进入所述第一安置孔。
7、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还设置有照明部安装孔,所述照明部安装孔用于固定内窥镜的照明部,所述后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安置孔,所述第二安置孔与所述照明部安装孔以及所述插入部连通,用于安置经由所述后端部进入所述插入部的照明光纤,所述第二安置孔的中心线为曲线。
8、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的外周设置有倒圆角部,所述倒圆角部沿着周向具有变化的圆角半径。
9、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的周面设置有沿所述内窥镜头端的轴线向后端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后端顶端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周缘部,在所述周缘部与所述前端部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后端部设置有第一突起部以及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后端部的端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二突起部隔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后端,从所述后端部的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抵接时,所述第一突起部嵌入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周缘部抵接,所述周缘部位于所述间隙且与所述第二突起部抵接。
10、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后端部一体形成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从所述后端开口外周沿所述内窥镜头端向后端突出,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孔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管,所述第三通道管固定在所述安装管上。
11、优选地,在上述内窥镜头端中,所述前端部、所述后端部、内窥镜的照明部、以及内窥镜的摄像部通过嵌件成型固定在一起。
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内窥镜,其具有上述中的任意一种内窥镜头端。
13、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头端以及内窥镜,内窥镜头端由相互独立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构成,能够分别独立地设置前端部中的第一通道孔和后端部中的第二通道孔,经过第二通道孔的前端开口的中心且与内窥镜头端的中心轴平行的第一直线与经过第二通道孔的后端开口的中心且与内窥镜头端的中心轴平行的第二直线不重合。因而,与现有的一体头端相比,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头端中,第一通道孔与插入部中的第三通道管能够相互独立地设置并且不必设置在一条直线上,能够极大地提高内窥镜头端以及插入部内部管线的布局自由度,提高插入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不增加插入部外径的情况下提高钳道的直径,从而能够提高内窥镜的钳径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头端,其固定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所述内窥镜头端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头端,其固定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所述内窥镜头端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野,吴海兵,张向楠,王燕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