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046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听器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和声音通道(2),在耳塞主体(1)的后端,沿声音通道(2)向耳塞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肋(3);在所述耳塞主体(1)与声音通道(2)之间设置有气道(7),气道(7)沿耳道长度方向为非直线型的迂回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塞结构有效地防止声压泄漏而不引起闭塞效应,防止过度塞入而损伤耳膜;耳塞的表面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声波泄漏或“被吸收”;迂回型气道(7)的设计,解决闭塞效应问题的同时,减少喇叭声波或声压强过量外泄,减少耳外声波过量进入内耳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授话器松动或脱位、防止震动和共振,柔软和佩戴舒服,便于更换或清理,易于置放和取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听器的耳塞,属于助听器

技术介绍
在助听器
中,常用的助听器耳塞一般为具有一定形状、由硅橡胶制造的。 例如公知的2003年4月1日注册的欧盟(EU)外观设计第000007893-0001号中的一部分耳 塞。这样的耳塞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下列情况由于使用者耳道的长度和大小以及形状 不同而导致声压泄露;使用导致耳道中心附近的空气不能流通闭塞效应;材质过软会导致 松动或脱落,材质过硬会损坏耳道等等。防止沿耳塞周边的声压泄露、防止在靠近耳道中心 附近空气流通的闭塞效应、防止耳塞的松动或脱落、防止震动和共振以及易于佩戴和取出,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开号为101138273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助听器的耳塞,其有效 地解决了声压泄露,设置通风口来解决闭塞效应问题,但是,这样的结构德耳塞却没有解决 喇叭声波或声压强过量外泄,以及耳外声波过量进入内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防止耳塞周边声压泄露, 防止闭塞效应的基础上,可减少喇叭声波或声压强外泄,减少耳外声波进入内耳的耳塞。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听器耳塞,包括耳塞主体和耳 塞主体上的声音通道,所述耳塞主体具有蘑菇形形状,其分为前端和后端,在耳塞主体的后 端,沿声音通道向耳塞主体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肋;在所述耳塞主体与声音通道之间设置 有气道,所述气道沿耳道长度方向为非直线型的迂回型。所述耳塞还设置有独立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通道和支撑腿,与耳道接 触的支撑腿设置在支撑通道上。沿支撑体支撑通道的轴向,所述支撑体上的支撑腿设置为波浪状。所述耳塞主体的前端为表面光滑的凸面,将声波聚焦反射回耳膜;耳塞主体的后 端为表面粗糙的凹面,将耳外声波吸收或衍射发散掉。为有效地防止闭塞效应,所述气道的孔径大于0. 5mm。所述耳塞主体在耳道的径向上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为维持声波的压力和声强防止泄漏,所述耳塞主体与耳道的接触面积不小于 0. 5mm2,,沿耳道长度方向的接触长度在0. lmm^5mm间。所述耳塞材料为硬度在35以下的单一或混合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耳塞材料的聚 合物一般为硅橡胶、聚氨酯、氯酊橡胶或塑料。本技术的耳塞结构,耳塞主体的后端设置的加强肋,有效地防止耳塞受耳道 压力而产生失稳或扭曲变形,在加强肋的张力作用下,以保证耳塞与耳道紧密接触,不产生 圆周声压泄漏而不引起闭塞效应;还可以保证大于深耳道的径向尺寸,防止过度塞入而损伤耳膜,防止授话器松动或脱位、防止震动和共振;耳塞前端和后端的表面设计,最大限度 减少声波泄漏或“被吸收”,将声波反射回内耳道或耳膜;另外,本技术可以防止松动或 脱位、防止震动和共振,柔软和佩戴舒服,便于更换或清理,易于置放和取出。迂回型气道的 设计,解决闭塞效应问题的同时,减少喇叭声波或声压强大量外泄,以及减少耳外声波大量 进入内耳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耳塞主体前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支撑体和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助听器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和耳塞主体1上的声音通道2,所述 耳塞主体1具有蘑菇形形状,其分为前端和后端,在耳塞主体1的后端,沿声音通道2向耳 塞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肋3 ;如图2所示,在所述耳塞主体1与声音通道2之间设置 有气道7,所述气道7沿耳道长度方向为非直线型的迂回型,由图3所示,所示气道7为非直 线型。所述耳塞还设置有独立的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包括支撑通道5和支撑腿6,与 耳道接触的支撑腿6设置在支撑通道5上。一般设置1-2个支撑体4为宜。支撑通道5与声音通道2中穿过的为同一管道(或类似物),这样支撑体4可以稳 固耳塞的位置,保证耳塞变形均勻,防止耳塞松动,增加耳塞系统结构自然频率,并可以保 证耳道的透气性。如图5所示,沿支撑体支撑通道5的轴向,所述支撑体4上的支撑腿6可以设置为 波浪状。所述耳塞主体1在耳道的径向上可以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耳塞主体1与耳道的接触面积不小于0.5mm2,,沿耳道长度方向的接触长度在 0. lmnT5mm,这样就可以维持一定的接触压力不仅可以加强耳塞与耳道的固定作用,而且可 以维持声波的压力和声强防止泄漏。为将声波聚焦反射回耳膜,所述耳塞主体1的前端表面光滑,型状为凸面,这样声 波便不会衍射发散掉。耳塞主体的表面可以进行表面处理,比如涂层、镀膜等、ETFE、PTFE、 Parylene、Parylin,、Parylast,、Polyurethane、Polyethylenimin、Polyimide 等方式。为将耳外声波吸收或衍射发散掉,所述耳塞主体1的后端表面粗糙,型状为凹面, 这样外耳道的声波将不会进入内耳道。为了有效地防止闭塞效应,所述气道7的孔径大于0. 5mm,供空气流通以防止闭塞 效应,气道7沿耳道长度方向应是迂回型而不是直线型,减少喇叭声波或声压强外泄,减少 耳外声波进入内耳。耳塞材料为硬度在35以下的单一或混合高分子聚合物,例如硅橡胶、聚氨酯、氯 酊橡胶或塑料。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听器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和耳塞主体(1)上的声音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主体(1)具有蘑菇形形状,其分为前端和后端,在耳塞主体(1)的后端,沿声音通道(2)向耳塞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肋(3);在所述耳塞主体(1)与声音通道(2)之间设置有气道(7),所述气道(7)沿耳道长度方向为非直线型的迂回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助听器耳塞,包括耳塞主体(1)和耳塞主体(1)上的声音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主体(1)具有蘑菇形形状,其分为前端和后端,在耳塞主体(1)的后端,沿声音通道(2)向耳塞主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肋(3);在所述耳塞主体(1)与声音通道(2)之间设置有气道(7),所述气道(7)沿耳道长度方向为非直线型的迂回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还设置有独立的支撑体 (4),所述支撑体(4)包括支撑通道(5)和支撑腿(6),与耳道接触的支撑腿(6)设置在支撑 通道(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耳塞,其特征在于沿支撑体(4)支撑通道(5)的轴 向,所述支撑体(4)上的支撑腿(6)设置为波浪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赵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