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004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和方法,涉及空间站载荷对接机构领域,包括至少两个单组件对接机构,单组件对接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动端和被动端,至少两个主动端均用于与空间站外舱体固定连接,至少两个被动端均用于与目标载荷连接端固定连接。采用多个小型的单组件对接机构替代大型的对接机构,多点对接可保证对接可靠性;并且也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电路和液路连接接口的空间。对接机构实现了小型化、高精度、大承载的目的,对接机构成本低,更具灵活性。捕获步骤包括至少两个单组件对接机构的异步捕获并粗校正、同步精校正和锁紧过程,大大提升了对接精度,可靠性高。解锁步骤采用同步解锁,解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站载荷对接机构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1、空间载荷在实验时需要通过对接机构与空间站对接,实现电路和液路的对接。目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对接机构为了确保连接可靠性、提供足够的电路和液路连接接口,对接机构往往尺寸偏大,质量偏重,制造成本和工艺复杂,布局灵活性和适应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大型载荷的对接,并降低对接机构成本。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单组件对接机构,所述单组件对接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动端和被动端,至少两个所述主动端均用于与空间站外舱体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端均用于与目标载荷连接端固定连接。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个小型的单组件对接机构替代大型的对接机构,多点对接可保证对接可靠性;并且也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电路和液路连接接口的空间。对接机构实现了小型化、高精度、大承载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单组件对接机构(100),所述单组件对接机构(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动端(200)和被动端(300),至少两个所述主动端(200)均用于与空间站外舱体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端(300)均用于与目标载荷连接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200)包括外壳承力筒(201)、抓取动力机构、牵引盘(202)、爪子(203)和导向轴(204),所述抓取动力机构与所述牵引盘(202)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内,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单组件对接机构(100),所述单组件对接机构(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动端(200)和被动端(300),至少两个所述主动端(200)均用于与空间站外舱体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端(300)均用于与目标载荷连接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200)包括外壳承力筒(201)、抓取动力机构、牵引盘(202)、爪子(203)和导向轴(204),所述抓取动力机构与所述牵引盘(202)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内,所述爪子(203)为多个,多个所述爪子(203)沿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爪子(203)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盘(202)铰接,其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并具有抓取头,所述爪子(203)中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爪子导向槽,所述导向轴(204)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轴(204)与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固定连接,并与多个所述爪子导向槽一一对应滑动配合,所述被动端(300)包括被动壳体(301),所述被动壳体(301)的外侧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抓取槽(302);多个所述抓取头与多个所述抓取槽(302)一一对应插接并将所述主动端(200)和所述被动端(300)相向拉紧,或多个所述抓取头与多个所述抓取槽(302)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间大型载荷的小型多组件对接机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动力机构包括电机(205)、减速器(206)、蜗杆(207)、蜗轮(208)、滚珠丝杠(209)和丝杠螺母(210),所述电机(205)、所述减速器(206)和所述蜗杆(207)同轴设置并依次传动连接,所述蜗轮(208)与所述蜗杆(207)啮合传动,所述蜗轮(208)与所述滚珠丝杠(20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209)与所述外壳承力筒(201)同轴设置并转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210)与所述牵引盘(202)固定连接,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王珂张聚乐吕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