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是一种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是一种半封闭管状结构,仅靠隧道洞口与外界连接,因其空间封闭、照度低、内部能见度差等特点,隧道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据调查,隧道出入口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远大于隧道中间段,其原因则是“黑白洞效应”导致驾驶员视觉不适。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在隧道口设置减光设施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其中遮阳棚作为一种顶部为封闭式结构的棚状构筑物,利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透光作用达到减光效果,避免阳光直接投射到路面上,具有较好的遮阳减光效果。但是,目前遮阳棚的设计并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工程上设计时的主观经验成分较大,科学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根据广泛调研,目前隧道口减光设施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针对隧道洞口光环境对人体视觉特性的影响,主要借鉴cie暗视觉适应曲线理论,通过隧道过渡照明的方式使人体适应隧道洞口的光环境变化。
4、(2)对于隧道口遮阳棚的结构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规范指导,更多以经验设计为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视觉功效实验中将兰道尔环作为障碍物,在实验过程中兰道尔环由小逐渐变化,当兰道尔环出现时开始计时,当被试识别到兰道尔环方向时停止计时,停止计时时刻与开始计时时刻的时间差即为视标识别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计时停止时兰道尔环的开口大小d满足下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结合模拟仿真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模拟仿真与视觉功效实验的隧道光伏遮阳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视觉功效实验中将兰道尔环作为障碍物,在实验过程中兰道尔环由小逐渐变化,当兰道尔环出现时开始计时,当被试识别到兰道尔环方向时停止计时,停止计时时刻与开始计时时刻的时间差即为视标识别时间。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宏,崔洪军,仝跃,张贝鲁,文元勇,侯建伟,朱敏清,钱君,田涛,赵一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宣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