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条型转子结构及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67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辐条型转子结构及永磁电机,辐条型转子结构包括一体式转子冲片和多个分体式转子冲片。一体式转子冲片包括中心孔和多个转子扇区,各转子扇区沿中心孔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分体式转子冲片沿中心孔的圆周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利用分体式转子冲片的阻隔作用,改变永磁体端部产生的磁场路径,从而抑制了永磁体端部磁场的泄露。各分体式转子冲片与各转子扇区对应。在构建转子铁心时,一体式转子冲片与分体式转子冲片沿着转子的轴线方向交替叠放,逐层累积。一体式转子冲片和分体式转子冲片的外侧缘上均设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既能够削弱因分体式转子冲片导致的局部磁场畸变,又促进了磁力的均匀传递,进而降低转矩脉动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永磁电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辐条型转子结构及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永磁电机因其高效能、高功率密度及优异的转矩输出特性,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辐条型内置式永磁电机,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磁路布局,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工业传动设备等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这类电机通过将永磁体嵌入转子内部,实现了磁场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和整体效率。

2、然而,尽管辐条型内置式永磁电机在性能上表现出色,但其磁体端部漏磁问题却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永磁体的布置方式和转子结构导致的。具体来说,永磁体被设计成辐条状嵌入转子内部,虽然能够增强磁通路径的利用率,但同时也使得磁体两端的磁场分布变得不均匀。由于磁路的不对称性,磁体端部的磁场强度往往高于其他区域,从而产生了漏磁现象。漏磁问题不仅会导致电机外部磁场的干扰,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降低电机的整体效率,增加能耗。此外,漏磁还可能引发电机内部的电磁力不平衡,加速电机部件的磨损,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凹槽(3)彼此间隔地布置于所述一体式转子冲片(1)的外圆周面上,或者布置于所述分体式转子冲片(2)的外弧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槽底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向所述一体式转子冲片(1)或所述分体式转子冲片(2)的内侧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型转子结构的卡特系数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凹槽(3)彼此间隔地布置于所述一体式转子冲片(1)的外圆周面上,或者布置于所述分体式转子冲片(2)的外弧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槽底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向所述一体式转子冲片(1)或所述分体式转子冲片(2)的内侧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型转子结构的卡特系数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一体式转子冲片(1)之间叠放有至少两层所述分体式转子冲片(2)。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条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王晶金远雄胡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