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钻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包括水辫壳体、水辫轴以及后接头壳体,水辫轴的两端分别沿轴向插入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并密封连接,且水辫轴与所述水辫壳体转动连接,后接头壳体中设有接线头,以连接外部电缆,在水辫壳体内远离后接头壳体中设有电缆插销,以连接外部通缆钻杆中的电缆插座,水辫轴中设有中心通缆,中心通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头和电缆插销;电缆插销具有膨胀式插头,膨胀式插头在外力作用下沿径向变形缩小,膨胀式插头的外径大于电缆插座的内径,且膨胀式插头在变形缩小后能够插入电缆插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缆插销与钻杆与通缆水辫在旋合过程中,螺纹连接的不同心导致的电缆插销插入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具,涉及一种内膨胀式通缆水辫。
技术介绍
1、在定向钻杆系统中,通缆水辫作为一种关键组件,承载着实现水路和通缆双重连接的重要功能。在通缆水辫与钻杆的旋转对接过程中,中心通缆需自动连接,并确保在打钻时水辫能随钻杆一同旋转,同时保持通缆不转动且与钻杆通缆紧密连接。这一复杂机制要求通缆水辫必须克服通缆连接中的不同心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钻杆与通缆水辫在旋合过程中,螺纹连接的不同心导致通缆连接处变形;二是水辫随钻杆旋转时,旋转中心与通缆中心的不一致引发通缆晃动,进而可能导致中心通缆的疲劳损坏。
2、通缆连接处或通缆的损坏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信号传输的不稳定、信号衰减加剧,乃至在最不利情况下导致信号中断,对整体作业流程构成严重影响。目前,现有技术尝试在电缆连接处采用带有锥度的弹簧插销设计,以应对电缆连接处的不同心问题。然而,实际应用表明,这种锥形弹簧设计并不能有效解决通缆水辫在旋转过程中出现的多处不同心问题。
3、因此,开发一种创新的通缆水辫,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包括水辫壳体、水辫轴以及后接头壳体,所述水辫轴的两端分别沿轴向插入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并密封连接,且所述水辫轴与所述水辫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后接头壳体中设有接线头,以连接外部电缆,在所述水辫壳体内远离后接头壳体中设有电缆插销,以连接外部通缆钻杆中的电缆插座,所述水辫轴中设有中心通缆,所述中心通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头和电缆插销,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接头壳体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水道接头,所述水辫轴两端均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径向过流孔,并通过两端的径向过流孔连通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的内腔,所述后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包括水辫壳体、水辫轴以及后接头壳体,所述水辫轴的两端分别沿轴向插入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并密封连接,且所述水辫轴与所述水辫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后接头壳体中设有接线头,以连接外部电缆,在所述水辫壳体内远离后接头壳体中设有电缆插销,以连接外部通缆钻杆中的电缆插座,所述水辫轴中设有中心通缆,所述中心通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头和电缆插销,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接头壳体外侧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水道接头,所述水辫轴两端均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径向过流孔,并通过两端的径向过流孔连通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的内腔,所述后接头壳体和水辫壳体的内腔、径向过流孔以及水辫轴的内部流道配合形成环空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插销还具有用于连接固定中心通缆的电缆插销本体,所述膨胀式插头布置在电缆插销本体的远离中心通缆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膨胀式通缆水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俞,梅安平,舒将军,康彦东,刘莉,赵志强,宋鹏,孔伟,陈果,叶强波,肖丽辉,左万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