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5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包括压合装置及集成触控模组,压合装置包括第一压头及第二弹性压头,第一压头上设置有第一压合部及避让腔,且第二弹性压头的一端与避让腔的顶部连接;集成触控模组包括显示组件、背光组件及遮光胶纸;第一压合部位于显示组件的上方,第二弹性压头位于背光组件的上方,压合装置用于使遮光胶纸分别贴附于显示组件及背光组件的顶面上。压合装置采用分体式,即使显示组件及背光组件的顶面之间存在阶梯差,也能够实现一次压合操作,就使得遮光胶纸分别贴附至显示组件及背光组件的顶面上,如此,遮光胶纸就不会出现悬空的问题,不仅能够减少遮光胶纸脱落的问题,还能够提高遮光胶纸的遮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触控模组生产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


技术介绍

1、在集成触控模组的盖板上,通常会带有感光ir孔,感光ir孔主要用于感应环境光线的强弱,从而调节屏幕亮度,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所以为了避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发出的光影响到ir孔感应器件的工作,通常会在背光上端贴附一张遮光胶纸。而集成触控模组一般会包含盖板、显示组件以及背光,在集成触控模组组装之后,显示组件与背光的顶面不是平齐的,而是存在阶梯状,传统的用于压合遮光胶纸的结构简单,压合的时候只能确保遮光胶纸与最高的顶面贴合,其余位置则处于悬空的状态,可参阅图1所示,这种贴合结构不仅容易导致遮光胶纸发生脱落,而且遮蔽效果较差。

2、鉴于以上,提出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遮光胶纸贴合效果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压头包括弹性连接部及第二压合部,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避让腔的顶部上,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合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压头还包括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压头包括弹性连接部及第二压合部,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避让腔的顶部上,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合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压头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合部靠近所述避让腔顶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模组的遮光胶纸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部朝向所述遮光胶纸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和杨佳迪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