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自行车,为了降低骑乘时的震动,能在自行车的座杆与座垫间加装避震器。利用避震器的设置,自行车行经凹凸不平的地面时,能适度降低该座垫的上下震动。
2、由于避震器在避震的过程中,需要承受骑乘者的重量。因此,发展在高应力下不易损坏的减震器,是所属
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减震装置。
2、本技术的减震装置,适用于自行车的座垫与座杆,该座垫沿长度方向前后延伸。该减震装置包含底支架单元、顶支架单元、前减震单元,及后减震单元。
3、该底支架单元适用于安装于该座杆顶侧。
4、该顶支架单元间隔地位于该底支架单元上方,且适用于供该座垫连接于其上。
5、该前减震单元具弹性,且连接于该底支架单元前侧与该顶支架单元前侧。
6、该后减震单元包括枢接于该底支架单元的底枢接座组、枢接于该顶支架单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装置,适用于自行车的座垫与座杆,该座垫沿长度方向前后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减震装置包含底支架单元、顶支架单元、前减震单元,及后减震单元,该底支架单元适用于安装于该座杆顶侧,该顶支架单元间隔地位于该底支架单元上方,且适用于供该座垫连接于其上,该前减震单元具弹性且连接于该底支架单元前侧与该顶支架单元前侧,该后减震单元包括枢接于该底支架单元的底枢接座组、枢接于该顶支架单元并插装于该底枢接座组的顶枢接组,及弹性顶抵于该顶枢接组与该底枢接座组间的弹性件,该后减震单元的底枢接座组包括底座、固定埋设于该底座并供该顶枢接组插装的中空管,及两个底枢接件,该底座形成有两个位于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装置,适用于自行车的座垫与座杆,该座垫沿长度方向前后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减震装置包含底支架单元、顶支架单元、前减震单元,及后减震单元,该底支架单元适用于安装于该座杆顶侧,该顶支架单元间隔地位于该底支架单元上方,且适用于供该座垫连接于其上,该前减震单元具弹性且连接于该底支架单元前侧与该顶支架单元前侧,该后减震单元包括枢接于该底支架单元的底枢接座组、枢接于该顶支架单元并插装于该底枢接座组的顶枢接组,及弹性顶抵于该顶枢接组与该底枢接座组间的弹性件,该后减震单元的底枢接座组包括底座、固定埋设于该底座并供该顶枢接组插装的中空管,及两个底枢接件,该底座形成有两个位于该中空管横向两相反侧的底枢接孔,每一底枢接件能轴向转动地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底枢接孔,且固定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底枢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枢接座组的底座包括形成有所述底枢接孔的底部、穿设于该弹性件的头部,及连接于该底部与该头部间且径宽大于该头部径宽的肩部,该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减震单元的顶枢接组包括枢接于该顶支架单元的顶座,及自该顶座往下延伸且供该弹性件套设的杆件,该顶座具有朝向该底座的顶抵靠面,该底座的肩部具有朝向顶座的底抵靠面,该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顶抵靠面与该底抵靠面间,该杆件能上下移动地穿设于该中空管。
4.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