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99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0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并联的配电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包括功能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电路组件与目标电路相连,所述底座具有能够与相邻所述底座靠近的侧端面,所述侧端面上设有插接口,所述搭接件能够通过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底座内与所述连接电路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并联的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配电装置存在多联的使用场景,具体的,底座上设有能够与一路目标电路线缆相连接的连接电路组件,通过连接电路组件将功能组件接入目标电路上,功能组件内设有实现如现有的断路器或接触器等电路通断功能的功能组件,或者设有如防雷元件等用于电路防护的功能组件,当需要将两个配电装置并联使用时,往往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并联接口实现,为便于操作,现有的并联接口设置在安装口所在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上,因此用于将两个并联接口进行连接的搭接件实际形成c字型结构,其靠近末端的两段结构平行设置,中间段位于前两者之间,在将两个配电装置的并联接口进行连接时,搭接件的两段平行段同时插入各自对应的并联接口内,再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该种结构的问题在于,搭接件两端的配合方向一致,当对其中一端进行螺栓紧固时,随着螺栓的转动,螺栓可能带动搭接件以螺栓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搭接件的另一端从并联接口内脱出,此时需要再将搭接件反向转动至脱出的一端重新与并联接口配合,因此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组件和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8),所述功能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电路组件(8)与目标电路相连,所述底座(1)具有能够与相邻所述底座(1)靠近的侧端面(3),所述侧端面(3)上设有插接口(4),搭接件(2)能够通过所述插接口(4)伸入所述底座(1)内与所述连接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2)沿垂直于侧端面(3)方向与所述插接口(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端面(3)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每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组件和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8),所述功能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电路组件(8)与目标电路相连,所述底座(1)具有能够与相邻所述底座(1)靠近的侧端面(3),所述侧端面(3)上设有插接口(4),搭接件(2)能够通过所述插接口(4)伸入所述底座(1)内与所述连接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2)沿垂直于侧端面(3)方向与所述插接口(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端面(3)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每个所述侧端面(3)均能够与相邻的所述底座(1)贴合,每个所述侧端面(3)上设有一个所述插接口(4),所述连接电路组件(8)对应所述插接口(4)处设有第一连接部(9),所述搭接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7),所述第一连接部(9)和所述第二连接部(7)能够沿垂直于侧端面(3)方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并联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1)的所述侧端面(3)贴合,所述搭接件(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1)的第一连接部(9)之间,且所述搭接件(2)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7)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9)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