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质移动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99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互质移动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包括:设定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作为原始阵列,并获取所述原始阵列的接收数据;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的电磁矢量传感器最小间距为单位阵元间距的倍数;将所述原始阵列进行若干次互质移动得到若干移动阵列,并获取所述若干移动阵列的接收数据;每次移动的距离与所述单位阵元间距的倍数均互为质数;利用合成孔径技术将原始阵列与移动阵列组合得到合成阵列,并得到合成阵列接收数据。该阵列设计方法减少了合成阵列的差分共阵中重叠的虚拟阵元个数,在降低差分共阵冗余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阵列信号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质移动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稀疏阵列克服了传统均匀阵列的缺陷,为阵列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在稀疏阵列中,阵元间距不再局限于入射信号的半波长,非均匀稀疏阵列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布,一般以半波长的整数倍作为间隔。因此,在相同阵元数量情况下,稀疏阵列能够实现比均匀阵列更大的阵列孔径,从而提高空间角度分辨率,扩大后的阵元间距还能有效降低阵元间的互耦干扰。极化敏感阵列是一种先进天线阵列,其核心在于同时利用电磁信号的空域和极化域信息,实现复杂极化信号的精确参数估计,增强信号处理能力和系统性能。然而,现有的稀疏阵列移动方法一般将阵列的移动距离限制在半个波长,只利用了移动前后两个阵列组成的合成阵列。使其差分共阵存在大量重叠阵元,严重降低了自由度,导致阵列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稀疏阵列移动方法一般将阵列的移动距离限制在半个波长,只利用了移动前后两个阵列组成的合成阵列,导致合成阵列的差分共阵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质移动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包括三个相邻的子阵列,中间的子阵列的电磁矢量传感器间距大于两侧的子阵列的电磁矢量传感器间距;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原始阵列进行若干次互质移动得到若干移动阵列的步骤包括:

<p>5.如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质移动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包括三个相邻的子阵列,中间的子阵列的电磁矢量传感器间距大于两侧的子阵列的电磁矢量传感器间距;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阵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原始阵列进行若干次互质移动得到若干移动阵列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疏嵌套极化敏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俊王少波顾震王慧锋阳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