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敷贴,具体为一种分离式敷贴和辅助模具。
技术介绍
1、在面部贴敷敷料的方法是先将敷料均匀涂抹于面部相应的部位,使其与皮肤组织充分均匀结合,再用一层敷贴按照面部结构裁剪,将涂抹过敷料的部位封包,使敷料尽可能的被包裹住,并且要做到不遮住口鼻,最后用胶布固定,使敷贴能在面部保留一段时间,以保证敷料吸收。
2、缺点在于固定不牢靠,容易掉落,病人敷贴过程中的活动明显受限有时还会导致敷料移位,甚至不小心会弄到患者眼睛里,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并且使用整体敷贴不够服帖,并且不能针对局部皮肤敷贴,而如果每次使用时裁剪敷贴,又会造成裁剪的敷贴不够贴合,以及敷料的浪费,而且每次剪裁出来的敷贴存在误差,影响敷贴吸收的效果,不同资历的护士裁剪敷贴形状耗费时间长短不一,工作效率较低。
3、分离式敷贴只具有一侧的基材,而且在敷材预制形制的外侧留有缝隙,容易使敷材的侧边遭受空气的污染,其次预制的模具无法根据人体大小进行灵活的调节,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敷贴和辅助模具,将敷贴分为多个形状的敷材贴片,使得更服帖。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分离式敷贴,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为矩形结构,所述基材上侧设置有敷材离层,所述敷材离层上开设有不同形状的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内装配有额部、左面部、右面部、鼻部和下颌部形状匹配的敷材贴片;
3、所述敷材
4、所述基材上对应分离槽设置有凸起;
5、所述敷材贴片与凸起形状一致,所述敷材贴片上由内而外设置有多个环形易撕开口,从而可实现撕下不同大小的敷材贴片。
6、上述方案中,所述敷材贴片的侧边为倾斜边坡结构。
7、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层与敷材贴片粘和。
8、一种分离式敷贴辅助模具,包括加工模具本体,所述加工模具本体为矩形结构的板块,所述加工模具本体上对应分离槽开设有敷料填充槽。
9、上述方案中,所述敷料填充槽的一侧设置有填充孔。
10、有益效果
11、该分离式敷贴对应人的面部部位分开设置,有着更好的服帖度,能够使得敷料很好的敷帖于面部,不会导致敷料移位,有着更好的吸收效果;通过保护层以及凸起的保护,避免敷材沾染灰尘造成污染,同时由内而外设置有多个环形易撕开口,从而可实现撕下不同大小的敷材贴片,可以根据人脸大小形制,灵活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敷贴,包括基材(1),所述基材(1)为矩形结构,所述基材(1)上侧设置有敷材离层(2),所述敷材离层(2)上开设有不同形状的分离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3)内装配有额部、左面部、右面部、鼻部和下颌部形状匹配的敷材贴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材贴片(4)的侧边为倾斜边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与敷材贴片(4)粘和。
4.一种分离式敷贴辅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模具本体(7),所述加工模具本体(7)为矩形结构的板块,所述加工模具本体(7)上对应分离槽(3)开设有敷料填充槽(8),所述敷料填充槽(8)的一侧设置有填充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敷贴,包括基材(1),所述基材(1)为矩形结构,所述基材(1)上侧设置有敷材离层(2),所述敷材离层(2)上开设有不同形状的分离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3)内装配有额部、左面部、右面部、鼻部和下颌部形状匹配的敷材贴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材贴片(4)的侧边为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莉,赵露,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