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91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9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的左侧设有便于智能监测仪扩展调节监测的扩展机构,所述监测箱的内底壁设有对智能监测仪进行散热防护的防护机构。该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通过设置了扩展机构,传感模块对应船舶动力设备所需的不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连接到监测线缆,并将连接板对应安装在船舶动力设备上,可以实时监测各种参数,实时监测船舶动力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相对应的传感模块通过扩展插头与扩展插座相插接以达到扩展的目的,满足不同船舶的监测需求,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方便船员或者船舶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监测设备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动力设备监测,具体为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


技术介绍

1、船舶动力设备通常指的是船舶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各种设备,包括主机、发电机和推进系统等,用于为船舶航行提供动力,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通常是指一种用于监测船舶动力设备(如引擎、发电机、推进系统等)运行状态和性能的设备,这种监测仪可能会集成各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等,通过将这些数据与预设的标准或模型进行比较,智能监测仪可以识别潜在的故障或异常,并提供警报或建议维护措施,以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

2、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484802u)中公开的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智能监测仪,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显示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多路控制信号输出模块,通讯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显示输出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信号采集端,所述多路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通讯模块采用全双工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通讯端口,该技术依据船舶动力系统及其所属设备的主要常规工作参数,实时地对船舶动力系统及其所属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并将结果及采集的工作参数以数字化或图形化的形式显示,实时地提醒轮机管理人员对船舶动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3、但是如上述专利中还存在着对于船舶动力设备监测仪的扩展监测效果较差的问题,如上述专利中的监测仪为整体式仪器,其传感器的功能和数量均为固定化结构,但是该方式不便于根据船舶的动力设备型号等需要添加其他功能模块,以满足特定的监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具备扩展监测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对于船舶动力设备监测仪的扩展监测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的左侧设有便于智能监测仪扩展调节监测的扩展机构,所述监测箱的内底壁设有对智能监测仪进行散热防护的防护机构;

3、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扩展框、若干个扩展插座、扩展插头、监测线缆和传感件,所述监测箱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扩展口,且扩展框与扩展口的内壁固定,若干个所述扩展插座与扩展框的右侧内壁,所述扩展插头与扩展插座的内壁插接,所述监测线缆与扩展插头内壁固定,所述传感件设置在监测线缆的外侧便于监测传感器与船舶动力设备相连监测。

4、进一步,所述传感件包括连接板、转动柱和传感模块,所述连接板与监测线缆的外侧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孔,且转动柱通过轴承与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感模块与转动柱的顶端固定,且监测线缆与传感模块电性连接。

5、进一步,所述扩展插头的数量与扩展插座的数量相等。

6、进一步,所述监测线缆的外侧固定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的外侧固定有抗腐层,且抗腐层为聚氯乙烯层。

7、进一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监测主机、散热箱、导热板、散热鳍片、风机、送风管和排风管,所述监测主机与监测箱的内底壁固定,且监测主机与监测线缆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箱与监测箱的上表面固定,所述散热箱与监测箱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且导热板与散热口的内壁固定,所述散热鳍片与导热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风机与散热箱的上表面固定,所述送风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端连通,且送风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箱的内顶壁连通,所述排风管与散热箱的右侧连通。

8、进一步,所述监测箱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底座,所述导热板的横截面形状为h形。

9、进一步,所述监测主机的内壁设有无线模块,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固定有滤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通过设置了扩展机构,传感模块对应船舶动力设备所需的不同传感器,传感器通过连接到监测线缆,并将连接板对应安装在船舶动力设备上,可以实时监测各种参数,实时监测船舶动力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相对应的传感模块通过扩展插头与扩展插座相插接以达到扩展的目的,满足不同船舶的监测需求,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方便船员或者船舶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监测设备状态。

12、2、该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通过设置了防护机构,监测主机收集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无线模块传输数据对船舶动力设备的智能监测,此工作过程会在监测箱内产生热量,监测箱能对监测主机进行有效防护,导热板将监测主机产生的热量导入到散热箱中,利用散热鳍片将热量均分到各处,同时启动风机抽取空气沿送风管输送到散热箱内,进而进入散热箱内的气流沿散热鳍片和导热板表面流动再从排风管排出形成散热风道进行散热,该方式可避免风冷直接与监测主机接触,在保持有效防护效果的同时进行高效散热,确保设备在工作时不会过热,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包括监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1)的左侧设有便于智能监测仪扩展调节监测的扩展机构(2),所述监测箱(1)的内底壁设有对智能监测仪进行散热防护的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件(25)包括连接板(251)、转动柱(252)和传感模块(253),所述连接板(251)与监测线缆(24)的外侧固定,所述连接板(25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孔,且转动柱(252)通过轴承与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感模块(253)与转动柱(252)的顶端固定,且监测线缆(24)与传感模块(25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插头(23)的数量与扩展插座(22)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线缆(24)的外侧固定有柔性套(26),所述柔性套(26)的外侧固定有抗腐层(27),且抗腐层(27)为聚氯乙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监测主机(31)、散热箱(32)、导热板(33)、散热鳍片(34)、风机(35)、送风管(36)和排风管(37),所述监测主机(31)与监测箱(1)的内底壁固定,且监测主机(31)与监测线缆(24)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箱(32)与监测箱(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散热箱(32)与监测箱(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且导热板(33)与散热口的内壁固定,所述散热鳍片(34)与导热板(33)的上表面固定,所述风机(35)与散热箱(32)的上表面固定,所述送风管(36)的一端与风机(35)的出风端连通,且送风管(36)的另一端与散热箱(32)的内顶壁连通,所述排风管(37)与散热箱(32)的右侧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1)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底座(38),所述导热板(33)的横截面形状为H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主机(31)的内壁设有无线模块,所述风机(35)的进风口固定有滤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包括监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1)的左侧设有便于智能监测仪扩展调节监测的扩展机构(2),所述监测箱(1)的内底壁设有对智能监测仪进行散热防护的防护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件(25)包括连接板(251)、转动柱(252)和传感模块(253),所述连接板(251)与监测线缆(24)的外侧固定,所述连接板(25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孔,且转动柱(252)通过轴承与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感模块(253)与转动柱(252)的顶端固定,且监测线缆(24)与传感模块(25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插头(23)的数量与扩展插座(22)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动力设备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线缆(24)的外侧固定有柔性套(26),所述柔性套(26)的外侧固定有抗腐层(27),且抗腐层(27)为聚氯乙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铠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