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及人们压力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常常导致患者瘫痪需长期卧床,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长期卧床或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骨质疏松和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2、目前电动床仅有背部及腿部上下升降功能,不能满足患者四肢肌肉及关节的康复训练,以预防并发症需求。
3、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包括床体、两个第一围栏、两个第二围栏、手部锻炼组件和腿部锻炼组件。
3、所述床体包括床板和床腿,所述床腿用于多所述床板进行支撑。
4、两所述第一围栏相对设于所述床板的两侧,两所述第一围栏相对一侧面均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一收纳槽。
5、两所述第二围栏相对设于所述床板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围栏间隔分布,两所述第二围栏相对一侧面均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二收纳槽。
6、所述手部锻炼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用以对患者手部进行锻炼,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当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手部锻炼组件一端向所述床板中部延伸,当所述手部锻炼组
7、所述腿部锻炼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用以对患者的脚部进行锻炼,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当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腿部锻炼组件一端向所述床板中部延伸,当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手部锻炼组件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
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包括直线电机模组、第一连接臂和固定手套。
10、所述直线电机模组设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壁上,并与所述床面呈45°夹角。
11、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和所述直线电机模组连接,并跟随所述直线电机模组进行移动。
12、所述固定手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另一端,以将患者手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另一端。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连接座和伸缩杆。
14、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直线电机模组上,所述连接座表面设有连接柱。
15、所述伸缩杆一端和所述连接柱枢转连接,所述固定手套连接于所述伸缩杆另一端。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壁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槽相对两侧槽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连接槽深度方向延伸。
17、所述伸缩杆端面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片两侧面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半球形,所述凸起部可滑动/转动的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顶壁和所述凸起部之间设有弹性件。
18、所述连接片端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插置于所述插槽内。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均包括驱动件、第二连接臂和脚踏。
20、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壁上,并可沿所述收纳槽长度方向滑动调节。
21、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和所述驱动件连接。
22、所述脚踏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另一端,用以对患者脚部进行固定。
23、其中,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脚踏进行往复摆动。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块、蜗杆、蜗轮和驱动电机。
25、所述第二收纳槽内壁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收纳槽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块设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26、所述蜗杆架设于所述滑块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上方。
27、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表面,并与所述蜗杆啮合。
28、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和所述蜗杆一端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蜗杆进行转动。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臂包括固定件、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
30、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套接部,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套接部套接在所述固定部上,并可沿所述固定部轴线进行转动。
31、所述第一臂体一端设有两个连接脚,两所述连接脚可枢转的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相背离的两侧面,所述第一臂体中部形成有第一镂空槽,所述第一镂空槽贯穿至所述第一臂体另一端。
32、所述第二臂体一端和所述第一臂体另一端枢转连接,另一端向后延伸,所述第二臂体另一端设有第二镂空槽,所述脚踏和所述第二臂体另一端枢转连接。
33、其中,所述第二臂体可枢转收入至所述第一镂空槽内,所述脚踏可枢转收入至所述第二镂空槽内。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镂空槽底面侧壁上穿设有锁止螺钉,所述套接部上设有插孔,所述锁止螺钉端部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臂体一端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侧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镂空槽与所述第一转动柱相对的两槽壁上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孔壁上沿其周向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转动柱可枢转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36、所述脚踏一端两侧面均设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侧面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镂空槽与所述第二转动柱相对的两槽壁上均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孔壁上沿其周向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柱可枢转的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3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床板与两所述第一围栏/第二围栏相对处均设有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围栏/第二围栏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升降槽内;
38、所述床板下方设有一托板,所述第一围栏/第二围栏下端均连接于所述托板上;
39、所述床板底面中部设有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输出端和所述托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托板进行升降。
4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通过设置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和腿部锻炼组件,可对卧床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辅助锻炼,避免出现因长期卧床而出现的并发症,且在使用完成后可分别收入至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使其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其整体结构简单,收纳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4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壁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槽相对两侧槽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连接槽深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臂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槽底面侧壁上穿设有锁止螺钉,所述套接部上设有插孔,所述锁止螺钉端部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体一端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侧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与两所述第一围栏/第二围栏相对处均设有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围栏/第二围栏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升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锻炼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壁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槽相对两侧槽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连接槽深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腿部锻炼组件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电动床,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臂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燕,林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