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80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扶手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底座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底座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与配重块,底座的右端连接有竖座,竖座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两个导向轨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之间连接有开孔框,开孔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竖座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本设备能够有效完成茶树栽培种植开孔工作,能够根据种植密度做出适应性调整,能够在开孔完成后进行料种播种,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为了让茶树生长得更加健壮以提高茶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需要通过打定植穴的方式来促进根系生长,在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垦地翻整后,需要在土地上以合适的间隔开出多个定植穴,再将茶树苗种植于定植穴内,并向定植穴内填土以定植。

2、目前使用的打孔机通常为手持式,需要操作者手持进行打孔,打孔深度由操作者手动控制,在连续打孔作业中难以保证孔洞的深度要求,并且大量消耗操作者的体力,不利于大量、连续打孔作业;推车式的打孔机在进行打孔时也通过操作者下压车体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同样难以保证,并且在下压车体时同样需要消耗操作者的体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打孔的进行;且目前使用的打孔设备自身未配备孔间距测量定位,在打孔前需要预先对孔间距进行定位,难以通过打孔机自身实现孔间距的定位。

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改进,如申请号为cn202022959114.2的茶苗种植用自动打孔机,该技术方案将车体推行在田间地头,减轻操作者的体力负担,通过设置打孔机构,能够带动钻头上升、下降,自动进行打孔,无需操作者手动下压或上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是单次仅能进行一个孔位的开孔,且对于孔位距离难以把控,不利于满足种植密度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与配重块,所述底座的右端连接有竖座,所述竖座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两个所述导向轨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所述滑条之间连接有开孔框,所述开孔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竖座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

4、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开孔框的内壁前后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开孔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手轮,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左右对称螺接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前后部均开设有横向通孔,所述导向杆贯穿横向通孔,所述平移座的顶部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螺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外壁前后对称连接有l型臂,两个所述l型臂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挡尘板,所述平移座上开设有供l型臂竖部穿过的竖向通孔,所述挡尘板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连接有锥形钻头,所述传动轴上端连接有锥齿轮,所述传动轴外壁连接有输料绞龙。

5、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左侧两个所述l型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外壁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内插杆,所述内插杆的外壁左侧连接有锥齿圈一,右侧两个所述l型臂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中心转动连接有外套管,所述内插杆右端伸入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外壁右侧连接有锥齿圈二,所述锥齿圈一与锥齿圈二分别啮合连接对应的锥齿轮。

6、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内插杆外壁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滑动连接限位槽。

7、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开孔框的底部后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伸缩杆活动端连接有悬架,所述悬架下端连接有播种框,所述播种框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部套设有两个种料箱。

8、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播种框的后端活动插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前端连接有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条与播种框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播种框的右侧壁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连接有配合齿条。

9、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驱动杆位于播种框内侧区域的一段呈方杆结构设置,所述驱动杆的右端连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啮合连接配合齿条。

10、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种料箱的内腔上部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下端抵接有转料轮,所述转料轮的圆周外侧壁开设有承接槽,所述种料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端抵接转料轮,所述转料轮的中心开设有矩形口,所述驱动杆贯穿矩形口,所述种料箱后侧壁开设有定位齿槽,所述定位齿槽啮合连接限位齿条。

11、优选地,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中,所述导向轨与竖座右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底座与竖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移动快捷,能够调整开孔框与地面的相对位置,两个平移座能够相对移动靠近或远离,进而调整两个种植开孔的间距,满足不同的种植密度需求,丝杆旋转后螺母座带动l型臂下移,锥形钻头能够接触地面进行种植开孔,操作方便;

14、2、本专利技术利用限位条配合限位槽进行限位导向,外套管能够随内插杆同步运转,且内插杆能够沿外套管插入,不会阻碍平移座的移动,锥齿圈一与锥齿圈二啮合传动对应的锥齿圈,使得传动轴带动锥形钻头旋转,能够同时在地面钻出两个孔洞,且孔距可调,提高工作效率;

15、3、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杆整体长度可调,锥形钻头进行下一孔位开孔时,种料箱能够对已开的种植孔进行播种,提高工作效率,压缩弹簧复位后限位齿条对种料箱限位固定,能够配合开孔位置进行调整;

16、4、本专利技术利用配合齿条啮合传动直齿轮,驱动杆带动转料轮偏转,承接槽内料种沿出料管落入种植孔内,电动推杆复位后承接槽重新对接料斗进行料种填充,便于进行下一轮播种,使用方便;

17、综上所述,本设备能够有效完成茶树栽培种植开孔工作,能够根据种植密度做出适应性调整,能够在开孔完成后进行料种播种,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2),所述扶手架(2)上安装有PLC控制器(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5)与配重块(6),所述底座(1)的右端连接有竖座(7),所述竖座(7)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8),两个所述导向轨(8)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滑条(10),两个所述滑条(10)之间连接有开孔框(11),所述开孔框(1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13),所述竖座(7)开设有与第一螺杆(12)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框(11)的内壁前后连接有导向杆(1101),所述开孔框(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102),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手轮(1103),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外壁左右对称螺接有平移座(1104),所述平移座(1104)前后部均开设有横向通孔(1105),所述导向杆(1101)贯穿横向通孔(1105),所述平移座(1104)的顶部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1106),所述驱动电机(1106)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107),所述丝杆外(1107)壁螺接有螺母座(1108),所述螺母座(1108)外壁前后对称连接有L型臂(1109),两个所述L型臂(1109)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挡尘板(1110),所述平移座(1104)上开设有供L型臂(1109)竖部穿过的竖向通孔(1115),所述挡尘板(1110)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111),所述传动轴(1111)下端连接有锥形钻头(1112),所述传动轴(1111)上端连接有锥齿轮(1113),所述传动轴(1111)外壁连接有输料绞龙(1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1191),所述第一支架(1191)外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192),所述第二电机(1192)输出端连接有内插杆(1193),所述内插杆(1193)的外壁左侧连接有锥齿圈一(1194),右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架(1195),所述第二支架(1195)中心转动连接有外套管(1196),所述内插杆(1193)右端伸入外套管(1196),所述外套管(1196)外壁右侧连接有锥齿圈二(1197),所述锥齿圈一(1194)与锥齿圈二(1197)分别啮合连接对应的锥齿轮(1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19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98),所述内插杆(1193)外壁连接有限位条(1199),所述限位条(1199)滑动连接限位槽(119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框(11)的底部后侧连接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上安装有紧固螺栓(16),所述伸缩杆(15)活动端连接有悬架(17),所述悬架(17)下端连接有播种框(18),所述播种框(18)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9),所述驱动杆(19)外部套设有两个种料箱(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框(18)的后端活动插接有U型杆(1801),所述U型杆(1801)的前端连接有限位齿条(1802),所述限位齿条(1802)与播种框(18)连接有压缩弹簧(1803),所述播种框(18)的右侧壁连接有电动推杆(1804),所述电动推杆(1804)输出端连接有配合齿条(18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9)位于播种框(18)内侧区域的一段呈方杆结构设置,所述驱动杆(19)的右端连接有直齿轮(1901),所述直齿轮(1901)啮合连接配合齿条(18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料箱(20)的内腔上部连接有料斗(2001),所述料斗(2001)下端抵接有转料轮(2002),所述转料轮(2002)的圆周外侧壁开设有承接槽(2003),所述种料箱(20)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2004),所述出料管(2004)上端抵接转料轮(2002),所述转料轮(2002)的中心开设有矩形口(2005),所述驱动杆(19)贯穿矩形口(2005),所述种料箱(20)后侧壁开设有定位齿槽(2006),所述定位齿槽(2006)啮合连接限位齿条(18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2),所述扶手架(2)上安装有plc控制器(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5)与配重块(6),所述底座(1)的右端连接有竖座(7),所述竖座(7)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8),两个所述导向轨(8)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滑条(10),两个所述滑条(10)之间连接有开孔框(11),所述开孔框(1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13),所述竖座(7)开设有与第一螺杆(12)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框(11)的内壁前后连接有导向杆(1101),所述开孔框(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102),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手轮(1103),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外壁左右对称螺接有平移座(1104),所述平移座(1104)前后部均开设有横向通孔(1105),所述导向杆(1101)贯穿横向通孔(1105),所述平移座(1104)的顶部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1106),所述驱动电机(1106)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107),所述丝杆外(1107)壁螺接有螺母座(1108),所述螺母座(1108)外壁前后对称连接有l型臂(1109),两个所述l型臂(1109)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挡尘板(1110),所述平移座(1104)上开设有供l型臂(1109)竖部穿过的竖向通孔(1115),所述挡尘板(1110)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111),所述传动轴(1111)下端连接有锥形钻头(1112),所述传动轴(1111)上端连接有锥齿轮(1113),所述传动轴(1111)外壁连接有输料绞龙(1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1191),所述第一支架(1191)外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192),所述第二电机(1192)输出端连接有内插杆(1193),所述内插杆(1193)的外壁左侧连接有锥齿圈一(1194),右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架(1195),所述第二支架(1195)中心转动连接有外套管(1196),所述内插杆(1193)右端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俐松沈丽贞孙秀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墨脱藏林之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