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8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扶手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底座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底座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与配重块,底座的右端连接有竖座,竖座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两个导向轨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之间连接有开孔框,开孔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竖座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本设备能够有效完成茶树栽培种植开孔工作,能够根据种植密度做出适应性调整,能够在开孔完成后进行料种播种,提高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为了让茶树生长得更加健壮以提高茶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需要通过打定植穴的方式来促进根系生长,在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垦地翻整后,需要在土地上以合适的间隔开出多个定植穴,再将茶树苗种植于定植穴内,并向定植穴内填土以定植。

2、目前使用的打孔机通常为手持式,需要操作者手持进行打孔,打孔深度由操作者手动控制,在连续打孔作业中难以保证孔洞的深度要求,并且大量消耗操作者的体力,不利于大量、连续打孔作业;推车式的打孔机在进行打孔时也通过操作者下压车体进行打孔,打孔的深度同样难以保证,并且在下压车体时同样需要消耗操作者的体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打孔的进行;且目前使用的打孔设备自身未配备孔间距测量定位,在打孔前需要预先对孔间距进行定位,难以通过打孔机自身实现孔间距的定位。

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改进,如申请号为cn202022959114.2的茶苗种植用自动打孔机,该技术方案将车体推行在田间地头,减轻操作者的体力负担,通过设置打孔机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2),所述扶手架(2)上安装有PLC控制器(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5)与配重块(6),所述底座(1)的右端连接有竖座(7),所述竖座(7)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8),两个所述导向轨(8)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滑条(10),两个所述滑条(10)之间连接有开孔框(11),所述开孔框(1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13),所述竖座(7)开设有与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2),所述扶手架(2)上安装有plc控制器(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蓄电池(5)与配重块(6),所述底座(1)的右端连接有竖座(7),所述竖座(7)右侧壁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轨(8),两个所述导向轨(8)相靠近一侧均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滑条(10),两个所述滑条(10)之间连接有开孔框(11),所述开孔框(1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手轮(13),所述竖座(7)开设有与第一螺杆(12)相配合的水平螺纹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框(11)的内壁前后连接有导向杆(1101),所述开孔框(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102),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手轮(1103),所述第二螺杆(1102)的外壁左右对称螺接有平移座(1104),所述平移座(1104)前后部均开设有横向通孔(1105),所述导向杆(1101)贯穿横向通孔(1105),所述平移座(1104)的顶部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1106),所述驱动电机(1106)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107),所述丝杆外(1107)壁螺接有螺母座(1108),所述螺母座(1108)外壁前后对称连接有l型臂(1109),两个所述l型臂(1109)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挡尘板(1110),所述平移座(1104)上开设有供l型臂(1109)竖部穿过的竖向通孔(1115),所述挡尘板(1110)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111),所述传动轴(1111)下端连接有锥形钻头(1112),所述传动轴(1111)上端连接有锥齿轮(1113),所述传动轴(1111)外壁连接有输料绞龙(1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种植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1191),所述第一支架(1191)外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192),所述第二电机(1192)输出端连接有内插杆(1193),所述内插杆(1193)的外壁左侧连接有锥齿圈一(1194),右侧两个所述l型臂(1109)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架(1195),所述第二支架(1195)中心转动连接有外套管(1196),所述内插杆(1193)右端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俐松沈丽贞孙秀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墨脱藏林之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