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生产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套袋机构。
技术介绍
1、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2、食用菌的菌种的生产流程为培育出母种,而后由母种制成原种,由原种制成生产种,而后用生产种转接成栽培袋,再进行出菇管理。其中,生产种转接成栽培袋过程中采用菌袋来进行生产转接菌棒,现有工艺在生产转接菌棒时常借助人工打开菌袋将菌棒放入,该过程容易造成菌棒转接受到污染导致生产培育的食用菌品质受损甚至无法食用,为此需要一种设备替代人工进行自动化生产转接菌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套袋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套袋机构,包括:
3、料箱机构,其可通过料斗向下输送菌棒;
4、卷带机构,其可通过卷带筒收放用于制袋的卷带;
5、制袋机构,其可将卷带通过翻领成型器折弯后再由纵封器搭接成为开口菌袋;
6、夹袋机构,其包括可滑动且带有机械卡爪的移动平台,所述机械卡爪可通过卡爪气缸撑开开口菌袋;
7、抱袋机构,其包括立袋机构和移袋机构,所述立袋机构包括通过伸缩气缸可活动转动的立袋板及位于立袋板内侧且可通过缓冲气缸抬升的缓冲板,所述移袋机构包括通过气动导杆滑移的可带动开口菌袋靠近机械卡爪的支撑板;
8、套袋机构,其包
9、电控柜,其用于控制各机构运作。
10、作为优选,所述夹袋机构的机械卡爪包括导向轴、套设在导向轴可通过卡爪气缸轴向活动的活动法兰及三个与活动法兰铰接的摆臂关节。
11、作为优选,所述立袋机构的立袋板顶部设有喇叭口。
12、作为优选,所述移袋机构的支撑板两侧设有可支撑开口菌袋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板前端设有可顶升开口菌袋的夹片顶板,所述夹片顶板的下方设有可通过压袋气缸抬升的前拉袋座。
13、作为优选,所述拉袋机构的拉袋板设有后拉袋座,所述拉袋板区别于后拉袋座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夹紧气缸开合的夹爪。
14、作为优选,所述张袋机构的张袋立板侧面设有呈弧形的导向板,且导向板上设有若干引导菌棒的导块。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卷带机构和制袋机构自动化制成装填菌棒的开口菌袋,再通过夹袋机构、抱袋机构、移袋机构、套袋机构及张袋机构对开口菌袋进行输送支撑开口展开后实现自动化装填菌棒后进行封口,省去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实现全自动化转接菌棒,防止培育的菌棒受到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袋机构(8)的机械卡爪包括导向轴(9)、套设在导向轴(9)可通过卡爪气缸(10)轴向活动的活动法兰(12)及三个与活动法兰(12)铰接的摆臂关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袋机构(7)的立袋板顶部设有喇叭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袋机构的支撑板(16)两侧设有可支撑开口菌袋的支撑侧板(17),所述支撑板(16)前端设有可顶升开口菌袋的夹片顶板(18),所述夹片顶板(18)的下方设有可通过压袋气缸抬升的前拉袋座(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袋机构的拉袋板(22)设有后拉袋座(20),所述拉袋板(22)区别于后拉袋座(20)的一侧设有可通过夹紧气缸开合的夹爪(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机构的张袋立板(23)侧面设有呈弧形的导向板(24),且导向板(24)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袋机构(8)的机械卡爪包括导向轴(9)、套设在导向轴(9)可通过卡爪气缸(10)轴向活动的活动法兰(12)及三个与活动法兰(12)铰接的摆臂关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袋机构(7)的立袋板顶部设有喇叭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袋机构的支撑板(16)两侧设有可支撑开口菌袋的支撑侧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传钻,许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中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