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78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马达部,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马达轴;输出轴,其能够以在与马达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输出轴为中心旋转;传递机构,其与马达轴及输出轴连结,将马达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基板,其板面朝向与马达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第一磁铁,其固定于马达轴的外周面;第二磁铁,其固定于输出轴的输出轴方向的端部;第一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第一磁铁的磁场;以及第二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第二磁铁的磁场。基板配置在比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靠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一磁传感器和第二磁传感器安装在基板上。第一磁传感器与第一磁铁的外周面对置,第二磁传感器与第二磁铁对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1、以往,公知有如下结构的马达:在与向马达供给电力的控制基板分开设置的传感器基板上安装检测马达的旋转的旋转检测传感器,经由端子将控制基板和传感器基板电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1912号公报

4、在上述马达中,由于经由传感器基板和端子将控制基板与旋转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因此马达的部件数量增加,并且马达的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由于需要用焊锡等将端子与控制基板及传感器基板连接的作业,所以马达的制造工时增加。进而,在设置检测输出轴的旋转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有可能额外需要安装该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将该基板与控制基板电连接的端子等,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马达的制造成本以及制造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和制造工时增加的电动致动器。

2、本技术的电动致动器的一个方式具备:马达部,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马达轴;输出轴,其能够以在与马达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输出轴为中心旋转;传递机构,其与所述马达轴及所述输出轴连结,将所述马达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输出轴;基板,其板面朝向与马达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第一磁铁,其固定于所述马达轴的外周面;第二磁铁,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轴方向的端部;第一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磁铁的磁场;以及第二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所述第二磁铁的磁场。所述基板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磁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磁铁的外周面对置,所述第二磁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磁铁对置。

3、所述第一磁铁为以所述马达轴为中心的圆环状,在所述第一磁铁上,沿着以所述马达轴为中心的周向相邻地设置有相互不同的磁极,在所述第二磁铁上,沿着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的周向相邻地设置有相互不同的磁极。

4、所述基板具有安装所述第一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磁传感器的第一基板部,从马达轴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基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马达部重叠。

5、所述基板具有第二基板部,该第二基板部从所述第一基板部的与马达轴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这两者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部分向马达轴方向的一侧延伸,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基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马达部重叠。

6、在所述基板上设有驱动所述马达部的驱动电路部。

7、所述传递机构具有:驱动输入齿轮部,其设置在所述马达轴的外周面;以及输出齿轮,其设置有输出齿轮部,并能够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旋转,所述驱动输入齿轮部与所述输出齿轮部相互啮合,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连结。

8、所述传递机构是将所述马达轴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输出轴的减速机构。

9、技术的效果如下。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式,在电动致动器中,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及制造工时的增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致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井宽加藤瞬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动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