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877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具体涉及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包括:散热区、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涡流管、过滤器和增压泵,所述散热区的一侧通入50℃以下的饱和湿氢气,另一侧与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连接,所述散热区用于冷却喷淋降温后的氢气,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与涡流管连接,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用于去除经过所述散热区冷却后的氢气中的液态水,并将过滤后的氢气输送至涡流管中,所述涡流管用于分离出高温和低温的氢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具有系统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水制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后端都会有氢气纯化工艺,需要去除氢气中的液态水分及气态水分。目前常用的氢气纯化工艺中,包括液态水分离工艺和气态水分离工艺两部分。其中液态水分离工艺通常包含旋风分离+金属丝网过滤两部分,气态水分离工艺通常采用吸附法。

2、液态水分离工艺部分,由于旋风分离本身对工况非常依赖,只能在特定工况下对部分范围粒径下的颗粒实现高效脱除,导致将其应用在负荷波动剧烈的风光发电制氢系统中时,旋风分离的效果较差,同时后端的金属丝网的过滤精度较差。在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中,由于液态水分离效率低,导致后端的除水系统压力大,且会引入较多的氢氧化钾,对后端设备造成腐蚀等影响。而pem/aem电解水制氢工艺中,虽然不存在氢氧化钾,但是过多的液态水进入末端,同样会给后端的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3、气态水分离工艺部分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化合物,经脱水后内部形成了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能把形状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2)内部设置滤袋,滤袋为ptfe覆膜玻纤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纤维直径不大于6.5μm,克重大于850g/㎡,径向密度大于19根/cm,维向密度大于16根/cm,ptfe微孔膜孔径小于2μm,孔隙度>85%且小于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干燥塔(6),所述干燥塔(6...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2)内部设置滤袋,滤袋为ptfe覆膜玻纤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纤维直径不大于6.5μm,克重大于850g/㎡,径向密度大于19根/cm,维向密度大于16根/cm,ptfe微孔膜孔径小于2μm,孔隙度>85%且小于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干燥塔(6),所述干燥塔(6)内布置有足量的分子筛,所述涡流管(3)与所述过滤器(4)均通过管路与两个干燥塔(6)连接,管路上安装有两个切换阀,两个切换阀用于使涡流管(3)与过滤器(4)分别与不同的干燥塔(6)连通,两个所述干燥塔(6)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彤赵兴国李文修李楠韩恒超赵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