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877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具体涉及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包括:散热区、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涡流管、过滤器和增压泵,所述散热区的一侧通入50℃以下的饱和湿氢气,另一侧与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连接,所述散热区用于冷却喷淋降温后的氢气,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与涡流管连接,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用于去除经过所述散热区冷却后的氢气中的液态水,并将过滤后的氢气输送至涡流管中,所述涡流管用于分离出高温和低温的氢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具有系统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水制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后端都会有氢气纯化工艺,需要去除氢气中的液态水分及气态水分。目前常用的氢气纯化工艺中,包括液态水分离工艺和气态水分离工艺两部分。其中液态水分离工艺通常包含旋风分离+金属丝网过滤两部分,气态水分离工艺通常采用吸附法。

2、液态水分离工艺部分,由于旋风分离本身对工况非常依赖,只能在特定工况下对部分范围粒径下的颗粒实现高效脱除,导致将其应用在负荷波动剧烈的风光发电制氢系统中时,旋风分离的效果较差,同时后端的金属丝网的过滤精度较差。在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中,由于液态水分离效率低,导致后端的除水系统压力大,且会引入较多的氢氧化钾,对后端设备造成腐蚀等影响。而pem/aem电解水制氢工艺中,虽然不存在氢氧化钾,但是过多的液态水进入末端,同样会给后端的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3、气态水分离工艺部分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化合物,经脱水后内部形成了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能把形状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饱和程度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故称为分子筛。水是极性很强的分子,分子筛对水有强烈的亲和力。

4、分子筛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当吸附饱和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加热再生才能再次进行吸附。因此一台纯化装置中至少包含两台干燥器,一台工作时另一台再生,才能保证连续不断的生产露点稳定的氢气。再生的时候,使用电加热器对分子筛进行加热,使内部的水分脱附。

5、上述工艺,前端的液态水分离工艺部分效率不高,分离效果差,导致进入后端气态水分离工艺的总水量较大。而分子筛的总吸附能力有限,总水量大将导致分子筛再生的频率加快,电加热再生的能耗增加,进而提升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总能耗。

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及工艺具有系统简单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包括:散热区、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涡流管、过滤器和增压泵,所述散热区的一侧通入50℃以下的饱和湿氢气,另一侧与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连接,所述散热区用于冷却喷淋降温后的氢气,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与涡流管连接,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用于去除经过所述散热区冷却后的氢气中的液态水,并将过滤后的氢气输送至涡流管中,所述涡流管用于分离出高温和低温的氢气,所述涡流管输出冷氢气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经过所述过滤器过滤后的氢气为成品氢气,所述涡流管输出的热氢气通过增压泵被输送到喷淋降温前的工序中,所述过滤器对低温的氢气进行过滤。

4、优选地,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内部设置滤袋,滤袋为ptfe覆膜玻纤滤袋。

5、优选地,所述滤袋的纤维直径不大于6.5μm,克重大于850g/㎡,径向密度大于19根/cm,维向密度大于16根/cm,ptfe微孔膜孔径小于2μm,孔隙度>85%且小于93%。

6、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内布置有足量的分子筛,所述涡流管与所述过滤器均通过管路与两个干燥塔连接,管路上安装有两个切换阀,两个切换阀用于使涡流管与过滤器分别与不同的干燥塔连通,两个所述干燥塔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两个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中一个阀门打开,另一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两个所述干燥塔上安装有输送成品氢气的管路,两个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中一个阀门打开,另一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7、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s1:喷淋降温后的氢气在散热区风冷,使氢气的温度小于30℃;

9、s2:降温后的氢气进入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去除液态水;

10、s3:去除液态水的氢气进入涡流管,在涡流管内实现一定比例的分离,其中冷端的气体实现约60℃的温降,达到-30℃,此时氢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约为20ppm,其余水蒸气冷凝为冰,热端的气体温度提升约15℃;

11、s4:冷端的氢气再经过过滤器再次过滤后,即为成品氢气,热端的氢气通过增压泵增加压力后,返回前端喷淋降温工艺段前进行循环。

12、优选地,在冷端氢气被过滤的过程中,利用热端氢气的热量去除过滤器中过滤下来的固态冰颗粒。

13、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4、s1:喷淋降温后的氢气在散热区风冷,使氢气的温度小于30℃;

15、s2:降温后的氢气进入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去除液态水;

16、s3:去除液态水的氢气进入涡流管,在涡流管内实现一定比例的分离,其中冷端的气体实现约30℃的温降,达到2℃左右,大于0℃,此时氢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约为200ppm,热端的氢气温度提升至100℃;

17、s4:冷端的氢气经过过滤器过滤脱除液态水,再进入一个干燥塔中,干燥塔内的分子筛,对氢气中的水蒸气进行二次吸附脱除,形成<5ppm浓度的成品氢气,热端的氢气进入另一个干燥塔内,提升塔内分子筛的温度对其进行再生,随后经过增压泵返回前端喷淋降温工艺段前进行循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工艺不需要分子筛干燥塔及其再生系统,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20、(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工艺还可以利用热端氢气的热量去除过滤器中过滤下来的固态冰颗粒,实现了对过滤器的清理,同时,合理的利用了热端氢气的热量,无需引入外部热源;

21、(3)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工艺通过涡流管和过滤器,可进一步除去氢气中的水分,可大幅度降低后端干燥塔的运行压力,同时,也实现了深度脱水的效果;

22、(4)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工艺热端产生的热氢气可直接作为干燥塔分子筛的再生气体,产品氢气的纯度高,且无需引入额外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2)内部设置滤袋,滤袋为ptfe覆膜玻纤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纤维直径不大于6.5μm,克重大于850g/㎡,径向密度大于19根/cm,维向密度大于16根/cm,ptfe微孔膜孔径小于2μm,孔隙度>85%且小于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干燥塔(6),所述干燥塔(6)内布置有足量的分子筛,所述涡流管(3)与所述过滤器(4)均通过管路与两个干燥塔(6)连接,管路上安装有两个切换阀,两个切换阀用于使涡流管(3)与过滤器(4)分别与不同的干燥塔(6)连通,两个所述干燥塔(6)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增压泵(5)连接,两个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中一个阀门打开,另一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两个所述干燥塔(6)上安装有输送成品氢气的管路,两个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中一个阀门打开,另一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5.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其适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冷端氢气被过滤的过程中,所述涡流管3输出热氢气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增压泵5连接,管路经过过滤器(4)内部,为过滤器(4)提供热量,利用热端氢气的热量去除过滤器(4)中过滤下来的固态冰颗粒。

7.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工艺,其适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一体式除尘器(2)内部设置滤袋,滤袋为ptfe覆膜玻纤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的纤维直径不大于6.5μm,克重大于850g/㎡,径向密度大于19根/cm,维向密度大于16根/cm,ptfe微孔膜孔径小于2μm,孔隙度>85%且小于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流管的电解水制氢气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干燥塔(6),所述干燥塔(6)内布置有足量的分子筛,所述涡流管(3)与所述过滤器(4)均通过管路与两个干燥塔(6)连接,管路上安装有两个切换阀,两个切换阀用于使涡流管(3)与过滤器(4)分别与不同的干燥塔(6)连通,两个所述干燥塔(6)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彤赵兴国李文修李楠韩恒超赵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