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在汽车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厚度在1.5mm以下、尺寸较小的碳钢、铝合金或者铝板零件。目前,这些零件通常在冲床上进行成型、落料,冲床制造和使用成本均较高,使得零件的成型、落料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包括下模座、凹模、上模座、凸模、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动力传动机构和支撑弹性件,凹模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凸模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上模座的下表面,且凸模与凹模上下位置相对应,支撑弹性件呈竖向设置,支撑弹性件的上端与上模座的下表面相连接,支撑弹性件的下端与下模座的上表面相连接;
3、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轴、传动齿轮和齿条,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连接设置在上模座的上表面,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中设置有转
...【技术保护点】
1.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凹模(2)、上模座(3)、凸模(4)、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5)、动力传动机构和支撑弹性件(6),凹模(2)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凸模(4)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上模座(3)的下表面,且凸模(4)与凹模(2)上下位置相对应,支撑弹性件(6)呈竖向设置,支撑弹性件(6)的上端与上模座(3)的下表面相连接,支撑弹性件(6)的下端与下模座(1)的上表面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模(2)的数量为多个,凹模(2)相间隔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凸模(4)
...【技术特征摘要】
1.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凹模(2)、上模座(3)、凸模(4)、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5)、动力传动机构和支撑弹性件(6),凹模(2)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凸模(4)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上模座(3)的下表面,且凸模(4)与凹模(2)上下位置相对应,支撑弹性件(6)呈竖向设置,支撑弹性件(6)的上端与上模座(3)的下表面相连接,支撑弹性件(6)的下端与下模座(1)的上表面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模(2)的数量为多个,凹模(2)相间隔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凸模(4)的数量为多个,凹模(2)相间隔可拆卸连接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一个凸模(4)与一个凹模(2)上下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5)的数量为多个,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5)相间隔连接设置在上模座(3)的上表面,转动轴(7)与所有动力传动机构固定座(5)的转孔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7)与转孔通过转动轴承(14)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成型及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8)、齿条(9)的数量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霞,周祖均,刘凯,明安均,余能,彭岗,易嘉,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发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