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如图2所示,动臂下降时能量回收缸无杆腔油液输入并储存进蓄能器,实现动臂势能回收;动臂举升过程中蓄能器存储的液压油输出进入能量利用缸的无杆腔,实现回收能量的再利用。此结构虽然能够利用蓄能器对能量利用缸供送油液实现动臂上升过程中平衡工作装置自身重量,降低主泵负载的功能。但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在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的负载工况中,理论上动臂油缸出油口只需要较小的节流背压即可实现动臂下降的速度控制,但是在现有单一阀芯四边滑阀式控制模式下,出油口状态只能跟随进油口状态进行联动,加大了节流损失。另外,此能量回收系统采用传统主阀芯联动控制,在动臂下降过程中能量利用缸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动臂主阀回油箱,势必会在动臂主阀前端产生大的回油背压,该压力与蓄能器背压共同作用则会产生更大的回油背压,因此要维持整机操控性就需进一步提高主泵输出压力,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操控性,同时降低了能量回收效果。
2、为解决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蓄能器和依次设置在动臂下方且与动臂连接的第一能量回收缸、能量利用缸和第二能量回收缸,所述第一能量回收缸、所述能量利用缸和所述第二能量回收缸通过油液输送系统与所述油箱和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油液输送系统包括有杆缸进出油管系、能量回收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能量利用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能量利用缸的无杆缸回油管系和能量回收缸的无杆缸回油管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缸进出油管系包括有杆腔油管,所述有杆腔油管的一端通过三条第一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能量回收缸、所述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蓄能器和依次设置在动臂下方且与动臂连接的第一能量回收缸、能量利用缸和第二能量回收缸,所述第一能量回收缸、所述能量利用缸和所述第二能量回收缸通过油液输送系统与所述油箱和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油液输送系统包括有杆缸进出油管系、能量回收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能量利用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能量利用缸的无杆缸回油管系和能量回收缸的无杆缸回油管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缸进出油管系包括有杆腔油管,所述有杆腔油管的一端通过三条第一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能量回收缸、所述能量利用缸和所述第二能量回收缸顶部的有杆腔油口连接,所述有杆腔油管的另一端与动臂主阀上的第一油孔连接,所述动臂主阀上的第二油孔通过主泵与所述油箱的出油孔连接,所述动臂主阀的第三油孔与所述油箱的回油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包括能量回收缸无杆腔油管和能量回收缸进油管,所述能量回收缸无杆腔油管的一端通过两条第二支管分别于所述第一能量回收缸和所述第二能量回收缸的无杆腔油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缸无杆腔油管的另一端与能量控制阀上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能量控制阀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能量回收缸进油管与所述动臂主阀的第四油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能量利用缸的无杆缸进油管系包括能量利用缸无杆腔油管、能量利用缸进油管和蓄能器油管,所述能量利用缸无杆腔油管的一端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