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以及原油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66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原油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以及原油回收方法,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两组侧加热管且壳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加热管,壳体内设置有抽水组件;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过旋转动力件驱动的搅拌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泥的分离效果较差,导致分离后的油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侧加热管和底部加热管覆盖壳体内部,提高了热效率,使物料受热均匀,且避免油泥黏壁,同时通过折流板可以阻断油泥的惯性随动,增加油泥碰撞率提高油泥破碎打散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油泥分离的作业场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油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以及原油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油泥主要是废舱底油泥,来源港口油轮在年度维修动火作业前,将燃料仓残余的重质燃料油人工收集并采用编织袋包装后再收集至吨袋。废舱底油泥成半固态,主要成分为重油、吸油毡、石蜡、沥青(长时间存储的重油分离在底部)。

2、目前主要的油泥处理工艺路线包括焚烧法、热化学洗涤法、热解吸附法、热解碳化法、化学萃取法、生物处理法等,油泥处理时需要使油泥中的油和泥进行分离,利用油泥物理化学特性,通过油泥的伴热搅拌罐特殊结构,实现油、泥、水三相分离效果,现有的搅拌罐在使用时只是简单的对油泥进行搅拌,从而导致油泥的分离效果较差,使得分离后的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不利于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以及原油回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泥的分离效果较差,导致分离后的油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两组侧加热管(3)且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加热管(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抽水组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热管(3)为连续的S型结构且贴合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底部加热管(4)贴合所述壳体(1)的底部布设且所述底部加热管(4)覆盖所述壳体(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折流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两组侧加热管(3)且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加热管(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抽水组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热管(3)为连续的s型结构且贴合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底部加热管(4)贴合所述壳体(1)的底部布设且所述底部加热管(4)覆盖所述壳体(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折流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室(32),所述顶板(2)上转动安装有一端伸入所述进气室(32)内的转动管(14),所述转动管(14)与所述旋转动力件(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14)的下端伸入所述连接室(16)内且与所述连接室(1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4)下端与搅拌轴(15)在连接室(16)内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15)与连接室(1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伴热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36)包括支杆(8),所述支杆(8)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支杆(8)上滑动安装有竖杆(9),所述竖杆(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块(10),所述浮块(10)内固定安装有过滤器(11)且所述过滤器(11)与布设在所述竖杆(9)内的抽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2)通过软管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抽水泵(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忠薛志强杨建成刘凌林汉桥谭宗禅黄仕发贾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云浮市深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