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杀虫,公开了一种含双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双酰胺类杀虫剂是近年来杀虫剂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作用于昆虫的鱼尼汀受体,具有作用机制新颖、高效,与传统农药无交互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成为杀虫剂研究开发的一大热点。
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酰胺类农药的安全性和抗性问题也逐渐显露。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双酰胺类药剂在农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后其抗性就会明显增加,两年以上的抗性可以达到几十倍,所以申请人将式i化合与双酰胺类杀虫剂进行复配,以期延缓其抗性的发展,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种植过程中试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双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对于农业园艺以及林业多种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显著,明显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减缓害虫抗药性发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双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式i化合物:
3、(式i)。所述活性成分b为双酰胺类化合物,所述双酰胺类化合物包括氟氯虫双酰胺、四唑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或pioxaniliprole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55~58: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4、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
5、所述活性成分b为四唑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4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6、所述活性成分b为环溴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40~36: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7、所述活性成分b为氯虫苯甲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35~4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8、所述活性成分b为pioxaniliprole,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45~32: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9、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5~3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0、所述活性成分b为四唑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18~2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1、所述活性成分b为环溴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32~2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2、所述活性成分b为氯虫苯甲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35~2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3、所述活性成分b为pioxaniliprole,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2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4、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3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5、所述活性成分b为四唑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9~2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6、所述活性成分b为环溴虫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16~15: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7、所述活性成分b为氯虫苯甲酰胺,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1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8、所述活性成分b为pioxaniliprole,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15~10:1,或以上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
19、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总重量以100wt%表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总重量占所述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1%~70%。
20、进一步地,所述杀虫组合物除活性成分外还包含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为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增效剂或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2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2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制剂包括粉剂、颗粒剂、球剂、片剂、条剂、可湿性粉剂、油分散粉剂、乳粉剂、水分散粒剂、乳粒剂、水分散片剂、可溶粉剂、可溶片剂或可溶粒剂;
23、所述的液体制剂包括可溶液剂、可溶胶剂、油剂、展膜油剂、乳油、乳胶、可分散液剂、膏剂、水乳剂、油乳剂、微乳剂、脂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油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微囊悬浮-水乳剂或微囊悬浮-悬乳剂;
24、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制剂为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所述的液体制剂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
2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鳞翅目(lepidoptera),包括但不限于,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小菜蛾(diamondback moth)、polychrosis viteana(葡萄卷叶蛾(grapeberry moth))、桔果巢蛾(prays endocarpa)、油橄榄巢蛾(prays oleae)(油橄榄蛾(olivemoth))、pseudaletia属种(pseudaletia spp.)(夜蛾)、pseudaletia unipunctata(夜盗蛾(armyworm))、大豆夜蛾(pseudoplusia includes)(大豆尺蠖(soybean looper))、尺蠖(rachiplusia nu)、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蛀茎夜蛾属种(sesamia spp.)(螟蛾(stemborers))、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pink rice stem borer)、粉茎螟(sesamia nonagrioides)、铜斑褐刺蛾(setora nitens)、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angoumois grain moth)、葡萄长须卷蛾(sparganothis pilleriana)、灰翅夜蛾属种(spodoptera spp.)(夜盗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甜菜夜盗蛾(beetarmyworm))、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giperda)(秋夜盗蛾(fall armyworm))、褐带卷蛾属种(adoxophyes spp.)、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地虎属种(agrotis spp.)(切根虫)、小地蚕(agrot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双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式I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36~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5~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总重量以100wt%表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总重量占所述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1%~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除活性成分外还包含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为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增效剂或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制剂为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所述的液体制剂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鳞翅目害虫为水稻螟虫、所述的半翅目害虫为蚜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双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式i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36~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5~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氯虫双酰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20~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总重量以100wt%表示,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总重量占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成,葛晓甜,刘桂娟,刘静,张永芳,刘金玲,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