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857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种植地处理;步骤二、开始种植阶段;步骤三、进行育苗阶段;步骤四、进行移栽前种植地处理;步骤五、移栽后秧苗处理;步骤六、秧苗成长中期处理,在种植前一个月通过翻新土壤、在0.7米深处填埋稻草秆灰,以及在0.5米处施加含有抗病菌剂的生物肥料,这三种措施的结合,在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数量的同时,也能为土壤提供钾元素、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并且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稻瘟病害的发生,这种种植地处理方式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起始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学,具体为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1、稻瘟病,由真菌梨孢霉菌感染引起,是水稻生产上的一大威胁。目前,农业上主要采取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来逐渐控制稻瘟病。但由于稻瘟病菌的遗传背景复杂,易变异,抗病品种难跟上致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速度,常常导致一个新的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在种植几年后丧失抗性。

2、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来防止稻瘟病的发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面临着若干挑战。首先,抗病品种的选育周期长,这意味着从开始选育到培育出具有抗病特性的品种需要多年的时间。其次,成本高,选育过程涉及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这都需要相当的资金支持。最后,难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由于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具有高度变异性,新生理小种出现周期短,这使得即使成功选育出抗病品种,也可能很快因环境变化而丧失抗性。

3、因此,尽管抗病品种选育在理论上是一种有效的稻瘟病防控策略,但在实践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这就需要研究者和农业技术人员寻找更加灵活、适应性强且环境友好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具备提高育种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优点,解决了育种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进行种植地处理;

6、步骤二、开始种植阶段;

7、步骤三、进行育苗阶段;

8、步骤四、进行移栽前种植地处理;

9、步骤五、移栽后秧苗处理;

10、步骤六、秧苗成长中期处理。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进行种植地处理:

12、s1.1、在种植前一个月,进行土地翻新;

13、s1.2、将种植地翻新后暴晒十天,将上一季度的稻草秆制成的稻草秆灰,在种植地的0.7米深处进行填埋,每平方500克;

14、s1.3、在0.5米处,施加抗50%的病菌剂生物肥料,每平方50克。

15、优选的,所述稻草秆灰的制作过程为:

16、s2.1、准备稻草秆:收集上一季度的稻草秆,暴晒稻草秆使其干燥;

17、s2.2、切碎稻草秆:将长稻草秆使用切割机切割成小段;

18、s2.3、高温煅烧:将干燥的稻草秆堆放在焚烧炉进行煅烧,将焚烧的温度控制在400-500℃;

19、s2.4、收集灰烬稻草秆烧尽后,让灰烬自然冷却,并使用聚乙烯袋子收集起来。

2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开始种植阶段:

21、s3.1、选择抗病品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具有抗病基因的品种;

22、s3.2、制定播种计划:将播种时间定为下午五点,并将种植密度控制在20厘米到25厘米之间。

23、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进行育苗阶段:

24、s4.1、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1000ml的高硼耐高温的玻璃烧杯来浸泡种子,并将玻璃烧杯在紫外线灯进行1小时的消毒处理;

25、s4.2、调制育苗培养液:将枯草芽孢杆菌悬浮液按照1:5的使用比例,加入无菌水中,充分搅拌30分钟,使枯草芽孢杆菌均匀分布在无菌水中;

26、s4.3、种子浸泡:使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无菌水浸泡种子;

27、s4.4、提供适宜环境:将浸泡后的种子转移到发芽盘中,维持培育湿度为55%,维持培育温度为30℃,在发芽盘中培育15天。

28、优选的,所述无菌水的制备:使用去离子机器进行膜过滤来制备无菌水,即制即用。

29、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悬浮液的制备过程:

30、s5.1、准备培养基:准备lb培养基;

31、s5.2、接种:在无菌操作台中,将购买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接种到准备好的lb培养基中;

32、s5.3、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38℃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设置培养箱时间为48小时;

33、s5.4、观察和确认生长:通过目测观察培养基中的菌落生长情况,在确认无污染的情况下,枯草芽孢杆菌在6小时内菌落直径增加了1厘米,则生长速度为每小时增长约0.17厘米,表示菌落生长速度正常;

34、s5.4、收集和洗涤:在菌落生长速度正常的情况下,收集培养后的菌落,并通过离心方法用无菌水洗涤,去除培养基残留;

35、s5.5、配制悬浮液:将洗涤后的菌体重新悬浮于50%的无菌水中,调整至目标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悬浮液。

3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进行移栽前种植地处理:在步骤一处理过的种植地制作定植沟,沟的深度和宽度要适合水稻的生长需求。

37、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移栽后秧苗处理:移栽后立即适量浇水,帮助秧苗迅速恢复生长,促进根系与土壤的良好接触,保持田间水位在5—10厘米,并在稻苗栽入5天后加入高氮肥料;所述步骤六秧苗成长中期处理:在孕穗和抽穗期间,调整田间的水位在10—15厘米,每周定期除去田间的杂草。

38、优选的,所述方法中:

39、s6.1、在稻田的四周设置以6米为距离的摄像监测点;

40、s6.2、在监测点20厘米处增设诱虫灯;

41、s6.3、在稻苗初期施加氮肥;

42、s6.4、在分蘖期施加60%氮肥、25%钾肥和15%的磷肥;

43、s6.5、在孕穗期施加20%氮肥、45%钾肥和35%的磷肥。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5、1、本专利技术在种植前一个月通过翻新土壤、在0.7米深处填埋稻草秆灰,以及在0.5米处施加含有抗病菌剂的生物肥料,这三种措施的结合,在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数量的同时,也能为土壤提供钾元素、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并且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稻瘟病害的发生,这种种植地处理方式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起始环境。

46、2、本专利技术在稻苗初期合理施加氮肥,不仅有助于促进水稻的生长,还能提高抗病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因施肥类型过多而给稻苗带来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种植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草秆灰的制作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开始种植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进行育苗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水的制备:使用去离子机器进行膜过滤来制备无菌水,即制即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悬浮液的制备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进行移栽前种植地处理:在步骤一处理过的种植地制作定植沟,沟的深度和宽度要适合水稻的生长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移栽后秧苗处理:移栽后立即适量浇水,帮助秧苗迅速恢复生长,促进根系与土壤的良好接触,保持田间水位在5—10厘米,并在稻苗栽入5天后加入高氮肥料;所述步骤六秧苗成长中期处理:在孕穗和抽穗期间,调整田间的水位在10—15厘米,每周定期除去田间的杂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种植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草秆灰的制作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开始种植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进行育苗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水的制备:使用去离子机器进行膜过滤来制备无菌水,即制即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波孙强阴长发段灵涛陈洪凡杨迎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