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铜排,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异形软铜排的绝缘问题上,一直是困扰工程人员的一大难题;目前,有一种工艺是采用浸塑工艺,让软铜排表面赋予一层绝缘层,浸塑工艺是采用特殊的pvc材料,经过高温溶解后形成液体,将软铜排浸入其中使铜排附着一层绝缘层,然而,软铜排连接浸塑料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整个过程也需要严格的控制才能使产品的绝缘层符合要求,并使产品厚度均匀,并没气泡产生,其成本投入大,制作难度高;在一般情况之下,软铜排上设置的绝缘层采用直的绝缘套管,经过高温炉加热收缩成型;然而,这种方式只能用于直排或者有部分折弯的软铜排,如果铜排的形状特别,采用绝缘套管容易因为局部折弯程度较大导致不明确的拉伸胀裂问题,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包括铜排主体,铜排主体包括由多层铜箔以及外层的镍片叠置焊接而成,其中,镍片位于多层铜箔叠置后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在铜排主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铜排主体上划分有至少一个斜线部,铜排主体沿斜线部呈180度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且多层铜箔和外层的镍片在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不进行焊接;
3、在铜排主体外部还套设有一层阻燃热缩套,铜排主体的两端露出在阻燃热缩套的两端以外,阻燃热缩套的两侧对应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过渡缺口,使铜排主体因
4、优选地,斜线部与铜排主体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
5、优选地,阻燃热缩套对应于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通过过渡缺口形成内弧面和外弧面,内弧面和外弧面分别覆盖于铜排主体在第一折弯部位置处的外侧和内侧。
6、优选地,铜排主体的两端分别到最近的第一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抬高段,抬高段与对应的铜排主体端部之间具有呈90度折弯设置的第二折弯部,抬高段上具有呈90度折弯设置的第三折弯部。
7、优选地,第一折弯部通过抬高部的设置而高出于铜排主体的两端,且铜排主体的两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8、优选地,第一折弯部设置有两个,铜排主体位于两个第一折弯部之间的部分设置为主长段,铜排主体的两端通过第一折弯部的设置来被对应在主长段的其中一侧,或者铜排主体的两端通过第一折弯部的设置来被分别对应在主长段的两侧。
9、优选地,铜排主体每一端上的固定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孔沿着铜排主体长度方向排布。
10、优选地,铜箔和镍片的厚度均为0.1mm。
11、优选地,铜箔设置有30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在铜排主体上设置一个沿斜线部呈180度折弯所形成的第一折弯部,通过设置阻燃热缩套来对铜排主体起绝缘的作用,并在阻燃热缩套上针对呈180度折弯所形成的第一折弯部而对应设置过渡缺口,使铜排主体因第一折弯部对阻燃热缩套产生的形变拉伸通过过渡缺口进行过渡,通过这一设置,能够可控制地对阻燃热缩套进行缺口设置,不仅能够保证铜排主体一些重要位置能够被有效地绝缘隔离,还能够保证阻燃热缩套整体的强度可靠,满足180度折叠后也能够通过阻燃热缩套来进行绝缘保护的设计。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主体,铜排主体包括由多层铜箔以及外层的镍片叠置焊接而成,其中,镍片位于多层铜箔叠置后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在铜排主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铜排主体上划分有至少一个斜线部,铜排主体沿斜线部呈180度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且多层铜箔和外层的镍片在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不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斜线部与铜排主体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阻燃热缩套对应于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通过过渡缺口形成内弧面和外弧面,内弧面和外弧面分别覆盖于铜排主体在第一折弯部位置处的外侧和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铜排主体的两端分别到最近的第一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抬高段,抬高段与对应的铜排主体端部之间具有呈90度折弯设置的第二折弯部,抬高段上具有呈90度折弯设置的第三折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部通过抬高部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部设置有两个,铜排主体位于两个第一折弯部之间的部分设置为主长段,铜排主体的两端通过第一折弯部的设置来被对应在主长段的其中一侧,或者铜排主体的两端通过第一折弯部的设置来被分别对应在主长段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铜排主体每一端上的固定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孔沿着铜排主体长度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铜箔和镍片的厚度均为0.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铜箔设置有30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主体,铜排主体包括由多层铜箔以及外层的镍片叠置焊接而成,其中,镍片位于多层铜箔叠置后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在铜排主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铜排主体上划分有至少一个斜线部,铜排主体沿斜线部呈180度折弯形成有第一折弯部,且多层铜箔和外层的镍片在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不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斜线部与铜排主体长度方向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阻燃热缩套对应于第一折弯部的位置处通过过渡缺口形成内弧面和外弧面,内弧面和外弧面分别覆盖于铜排主体在第一折弯部位置处的外侧和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阻燃热缩套的软铜排,其特征在于,铜排主体的两端分别到最近的第一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抬高段,抬高段与对应的铜排主体端部之间具有呈90度折弯设置的第二折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途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