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软管。
技术介绍
1、现在复合软管的结构型式通常由内外钢丝及抗拉结构层、密封结构层为同向的整体单向制造。其可用于lng、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直接替代性绿色能源或捕捉再封存技术,浮式码头、动力码头、等的长管线输送。
2、但该复合软管通过系统的测试、分析及认知,复合软管在承受内部压力时,软管因其结构特性,会发生轴向弹性变形,从而使容积增加,对应管体将发生与制造缠绕方向初始相同方向(迟滞效应)随后相反方向的扭转,伴随着相反方向的扭转,当扭转应力大于外钢丝的缠绕约束力时,管体内部结构将发生滑移,错动,使结构稳定性被破坏甚至解体,从而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软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软管,包括由多个子软管连接形成,所述子软管包括自内向外设置的内钢丝、抗拉结构层、密封结构层、以及外钢丝;所述抗拉结构层为芳纶或高分子量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软管,包括由多个子软管连接形成,所述子软管包括自内向外设置的内钢丝、抗拉结构层、密封结构层、以及外钢丝;所述抗拉结构层为芳纶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编织物,其以大于65°的角度缠绕在所述内钢丝上;所述密封结构层为聚酰亚胺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薄膜材质,以大于65°的角度缠绕在所述抗拉结构层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软管的长度为2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装配段上设置与所述子软管内钢丝相适配的螺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置于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软管,包括由多个子软管连接形成,所述子软管包括自内向外设置的内钢丝、抗拉结构层、密封结构层、以及外钢丝;所述抗拉结构层为芳纶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编织物,其以大于65°的角度缠绕在所述内钢丝上;所述密封结构层为聚酰亚胺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薄膜材质,以大于65°的角度缠绕在所述抗拉结构层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软管的长度为2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装配段上设置与所述子软管内钢丝相适配的螺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置于安装腔底部的所述钢管外侧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安,陈默,叶汉强,吴永其,宋恩以,高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卓励流体输送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