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纳米酶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表面积比、酶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可作为天然酶的替代品。其在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化学品生产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分析、抗菌、消炎、抗癌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生物分析领域,基于纳米酶的比色法、电化学法、酶联免疫法等都被用于提升各类物质(重金属离子、生物标志物、病原体微生物、抗体等)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2、现有的纳米酶催化剂常由碳基材料、金属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组成。一般来说,现有的金属和金属氧化基纳米酶的结构特征可以大致分为单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核/壳纳米结构和杂化纳米材料。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基纳米酶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高表面能、优越的光学和光热转换性质),同时具有低成本、高稳定性和易于储存的特点,对其催化活性和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单金属纳米酶通常是在自然条件下具有显著化学稳定性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它们通常具有与多种生物分子配体和抗体容易偶联的位点,显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油胺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0.30~0.35):1;步骤一中所述的乙酰丙酮钯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1.70~1.7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三辛基膦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0.30~0.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转速为500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油胺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0.30~0.35):1;步骤一中所述的乙酰丙酮钯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1.70~1.7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三辛基膦与乙酸锡的质量比为(0.30~0.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转速为500rpm~600rpm的条件下,将油胺、甲胺盐酸盐、乙酰丙酮钯及乙酸锡混合5min~10min,得到混合溶液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貌可控的钯锡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以升温速度为2℃/min~3℃/min,将混合溶液a加热至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林,冯莉莉,杨飘萍,朱彦霖,赵若茜,桑佳煦,和冠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