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火型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48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火型燃烧机,包括底座、燃烧筒和机箱,机箱置于底座的上端;燃烧筒置于机箱内,燃烧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端部与燃烧筒连通;燃烧筒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喷火管,喷火管远离燃烧筒的一端延伸出机箱;机箱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护罩,护罩内对应进料管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料斗,料斗的下端部与送料装置的进料端连通,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与进料管的上端部连通;机箱内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送风管的一端连通,送风管的另一端经底座与燃烧筒连通。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能有效将燃烧筒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输出,热量输出更加流畅,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机,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喷火型燃烧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燃烧机,主要用于给锅炉加热或隧道炉燃烧钢瓶,还可以用于油炸锅的加热;燃烧机利用生物颗粒作为燃料,燃烧机在燃烧加热过程中,燃烧机输出的热量不足,热量传输不流畅,会出现浓烟热量密集,燃烧效率低,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将燃烧筒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输出,热量输出更加流畅,效率更高的喷火型燃烧机。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火型燃烧机,包括底座、燃烧筒和机箱,所述机箱固定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燃烧筒固定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燃烧筒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部与所述燃烧筒连通;所述燃烧筒远离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喷火管,所述喷火管远离所述燃烧筒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机箱;

3、所述机箱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内对应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下端部与所述送料装置的进料端连通,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与进料管的上端部连通;

4、所述机箱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送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管的另一端经所述底座与所述燃烧筒连通。

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燃烧筒内的生物颗粒在燃烧时形成火焰,喷火管利用文丘里效应将燃烧筒内的火焰经喷火管导出,使得喷火管喷火,喷火管喷火对给锅炉加热或隧道炉燃烧钢瓶,能有效将燃烧筒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输出,热量输出更加流畅,效率更高。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喷火管上套装有吸风隔板,所述吸风隔板与所述机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风隔板与所述机箱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8、所述燃烧筒的外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延伸出机箱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燃烧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9、进一步,所述机箱的上端对应所述护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10、进一步,所述燃烧筒包括内胆和外胆,所述内胆置于所述外胆内,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经所述外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风机的进气端通过进风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导入气流,第二风机的出气端将气流通过第三气流通道导入至喷火管内,使得喷火管内形成文丘里效应,将燃烧筒内的火焰经喷火管导出,使得喷火管喷火,能有效将燃烧筒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输出,热量输出更加流畅,效率更高。

12、进一步,所述喷火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置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内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外胆固定连通;

13、所述第一管体内设置有短管,所述短管与所述内胆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短管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内胆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多个输气孔。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以及短管和第一管体之间的间隙狭窄,使得气流的流速急剧加快,使得短管及第一管体的内部压力减小,从而对燃烧筒形成吸附作用,吸取燃烧筒内的火焰通过短管及第一管体导出,使得喷火管喷火,喷火管喷火对给锅炉加热或隧道炉燃烧钢瓶,能有效将燃烧筒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输出,热量输出更加流畅,效率更高。

15、进一步,所述料斗的下端部与所述送料装置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可关闭所述料斗下端部的闸刀。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闸刀便于控制料斗内的生物颗粒导出,提升便利性。

17、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机箱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送料装置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和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带动螺旋送料机进行运转,螺旋送料机螺旋输送生物颗粒,提升输送效率,便于调控输送速度。

19、进一步,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可封闭的点火通道,所述点火通道与所述燃烧筒内部连通。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点火通道便于对燃烧筒内的生物颗粒进行点火,提升燃烧筒内生物颗粒燃烧便利性。

21、进一步,所述底座内对应所述点火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可封闭的掏渣通道,所述掏渣通道与所述燃烧筒的底部连通。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掏渣通道便于对燃烧筒内的生物颗粒燃烧后形成的灰渣进行掏出,提升便利性。

23、进一步,所述护罩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减速电机通过线路连接。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控柜便于调控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减速电机进行运转,提升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燃烧筒(2)和机箱(3),所述机箱(3)固定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燃烧筒(2)固定置于所述机箱(3)内,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下端部与所述燃烧筒(2)连通;所述燃烧筒(2)远离所述进料管(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喷火管(5),所述喷火管(5)远离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机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5)上套装有吸风隔板(10),所述吸风隔板(10)与所述机箱(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风隔板(10)与所述机箱(3)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的上端对应所述护罩(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机(15),所述第二风机(15)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连通,所述第二风机(15)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2)包括内胆(201)和外胆(202),所述内胆(201)置于所述外胆(202)内,所述内胆(201)与所述外胆(20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气流通道(16),所述第三气流通道(16)经所述外胆(20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5)包括第一管体(501)和第二管体(502),所述第一管体(501)置于所述第二管体(502)内,所述第一管体(501)与所述第二管体(502)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第一管体(501)与所述内胆(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502)与所述外胆(202)固定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9)的下端部与所述送料装置(7)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可关闭所述料斗(9)下端部的闸刀(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7)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链轮(17),所述机箱(3)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送料装置(7)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18),所述减速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19),所述第一链轮(17)与所述第二链轮(19)通过链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上设置有可封闭的点火通道(20),所述点火通道(20)与所述燃烧筒(2)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对应所述点火通道(20)的下方设置有可封闭的掏渣通道(21),所述掏渣通道(21)与所述燃烧筒(2)的底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柜(22),所述电控柜(22)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15)和减速电机(18)通过线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燃烧筒(2)和机箱(3),所述机箱(3)固定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燃烧筒(2)固定置于所述机箱(3)内,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下端部与所述燃烧筒(2)连通;所述燃烧筒(2)远离所述进料管(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喷火管(5),所述喷火管(5)远离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机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5)上套装有吸风隔板(10),所述吸风隔板(10)与所述机箱(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风隔板(10)与所述机箱(3)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的上端对应所述护罩(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风机(15),所述第二风机(15)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连通,所述第二风机(15)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2)包括内胆(201)和外胆(202),所述内胆(201)置于所述外胆(202)内,所述内胆(201)与所述外胆(20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气流通道(16),所述第三气流通道(16)经所述外胆(20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火型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管(5)包括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坚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昊明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