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47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7
本技术公开了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包括车架,车架上转动设有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传动连接带动飞轮转动,车架上设有第一阻尼调节结构,第一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设有对该端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车架上;车架上还设有第二阻尼调节结构,第二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车架连接且该端设有对第二阻尼件挤压使第二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的调节杆。本申请中第一阻尼件通过第一弹性件支撑,对飞轮施加阻力,可通过对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阻力的作用,而通过调节杆的转动使其挤压第二阻尼件可调节第二阻尼件对飞轮施加的阻力,从而实现了双重调节的作用,另外,第一阻尼件还可配合刹车线手动调节,以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感单车,尤其涉及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1、动感单车是一种室内健身器材,在室内随时使用以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动感单车主要由车架、飞轮、座椅、把手和脚踏组成,在骑乘动感单车时,人坐在座椅上并手持把手,脚踩脚踏使飞轮转动,而飞轮提供阻力和惯性,使得训练更加顺畅。在训练时通常需要通过飞轮的阻尼机构来进行阻尼控制,以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

2、申请号为cn20231046620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其阻尼机构(8)包括阻尼垫(82)、阻尼板(81)、拉绳(83)和调节钮(84),所述阻尼垫(82)安装于阻尼板(81)上,所述阻尼垫(82)与飞轮(2)的周侧面相抵,所述阻尼板(81)的一端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板(81)的另一端通过拉簧(85)与车架(1)连接,所述拉绳(83)一端缠绕在调节钮(84)上,所述拉绳(83)的另一端与阻尼板(81)连接,所述调节钮(84)与车架(1)转动连接。

3、现有技术及上述专利均通过单一的阻尼机构来调节阻尼,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求需要在训练前,训练中进行阻尼的调节,且需要在摩擦后进行阻尼的补偿,单一通过拉绳提供阻尼的方式无法满足多场景的不同调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动感单车中阻尼机构结构单一导致无法满足多场景的不同调节需求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包括车架,车架上转动设有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传动连接带动飞轮转动,车架上设有第一阻尼调节结构,第一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设有对该端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车架上;车架上还设有第二阻尼调节结构,第二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车架连接且该端设有对第二阻尼件挤压使第二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的调节杆。本申请中第一阻尼件通过第一弹性件支撑,对飞轮施加阻力,可通过对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阻力的作用,而通过调节杆的转动使其挤压第二阻尼件可调节第二阻尼件对飞轮施加的阻力,从而实现了双重调节的作用,另外,第一阻尼件还可配合刹车线手动调节,以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

3、作为优选,调节杆贯穿车架并与车架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杆可调节调节杆对第二阻尼件的挤压幅度,从而实现阻尼的调节。

4、作为优选,调节杆的顶端贯穿伸出到车架外并设有握持用旋钮,握持旋钮位于动感单车座椅与把手之间。旋钮的使用使调节杆的转动更为省力。

5、作为优选,调节杆的底部设有球形的下压头,第二阻尼件上设有用于下压头伸入的球形凹槽或圆孔。其中球形凹槽和圆孔设置有多个,在挤压时可根据挤压的幅度而自动切换。

6、作为优选,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上均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有阻尼块,阻尼块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阻尼块单元。阻尼块对飞轮施加摩擦力,设置为多块结构可在使用后根据磨损的程度来进行局部更换。

7、作为优选,阻尼块单元具有与圆弧形的贴靠面,贴靠面可与飞轮侧壁贴靠增加飞轮的阻尼。圆弧形的贴靠面与飞轮的圆弧侧壁贴合面积更大,效果更好。

8、作为优选,拉簧对第二阻尼件施加远离飞轮的拉力,调节杆对第二阻尼件施加靠近飞轮的压力。该结构使得调节杆未挤压时,第二阻尼件与飞轮被拉簧拉动而与飞轮分离。

9、作为优选,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具有受压段,受压段伸入到u形底座开口内,第一弹性件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u形底座和设置于u形底座开口内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u形底座开口处的一个侧壁和受压段上以对受压段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对飞轮施加阻力。

10、作为优选,u形底座为平底u形结构,包括底板和两块平行的立板,其中两块立板固定或滑动设置于底板上。当立板为滑动结构时,可实现弹簧的弹力调节,从而调节第一阻尼件对飞轮的压力。

11、作为优选,动感单车的刹车线依次穿过u形底座一侧侧壁、弹簧、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并弯折为回头线结构后再次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并与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连接,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圆形柱体且刹车线抵靠于该圆形柱体上。本方案实现了再动感单车把手处通过刹车线调节阻尼的目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申请在动感单车车架上设置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转动连接于车架上并通过第一弹性件支撑而施加产生阻力,可通过调节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同时也可配合刹车线使用,从而达到了随时手动调节的目的;另外,车架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力件通过调节杆转动下压而挤压飞轮产生阻力,该结构在调节后的阻力可持续保持,从而与第一阻尼件形成双重调节,可适应不同的训练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包括车架,车架上转动设有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传动连接带动飞轮转动,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第一阻尼调节结构,第一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设有对该端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车架上;车架上还设有第二阻尼调节结构,第二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车架连接且该端设有对第二阻尼件挤压使第二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的调节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贯穿车架并与车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的顶端贯穿伸出到车架外并设有握持用旋钮,握持旋钮位于动感单车座椅与把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的底部设有球形的下压头,第二阻尼件上设有用于下压头伸入的球形凹槽或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上均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有阻尼块,阻尼块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阻尼块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尼块单元具有与圆弧形的贴靠面,贴靠面可与飞轮侧壁贴靠增加飞轮的阻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簧对第二阻尼件施加远离飞轮的拉力,调节杆对第二阻尼件施加靠近飞轮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具有受压段,受压段伸入到U形底座开口内,第一弹性件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U形底座和设置于U形底座开口内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U形底座开口处的一个侧壁和受压段上以对受压段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对飞轮施加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底座为平底U形结构,包括底板和两块平行的立板,其中两块立板固定或滑动设置于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动感单车的刹车线依次穿过U形底座一侧侧壁、弹簧、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并弯折为回头线结构后再次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并与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连接,U形底座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圆形柱体且刹车线抵靠于该圆形柱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包括车架,车架上转动设有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曲柄踏板结构和飞轮传动连接带动飞轮转动,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第一阻尼调节结构,第一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设有对该端施加弹力使第一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车架上;车架上还设有第二阻尼调节结构,第二阻尼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弧形的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车架连接且该端设有对第二阻尼件挤压使第二阻尼件抵靠于飞轮侧壁的调节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贯穿车架并与车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的顶端贯穿伸出到车架外并设有握持用旋钮,握持旋钮位于动感单车座椅与把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的底部设有球形的下压头,第二阻尼件上设有用于下压头伸入的球形凹槽或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飞轮多阻尼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上均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有阻尼块,阻尼块包括若干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博运动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