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合金车模,具体为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
技术介绍
1、汽车车模,一种完全依照真车的形状、结构、色彩,甚至内饰部件,按照比例缩小制作的比例模型,车模的种类有很多,按照制作的材质划分,有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石膏模型、塑料模型、木质模型和金属模型等。
2、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车模爱好者和车模收藏家不再只是满足于只有真车外观的车模,而是需要有着近似真车细节的汽车模型,厂家们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要,汽车模型也越来越精致,合金制作的车模也逐渐增多,现有的合金车模,造型精美,且很多车模的在细节上与真车近乎无二,成为了很多收藏者的首选,但是现有的合金车模大部分车壳和底盘都是固定在一起的,即使车门、引擎盖等细节是可以活动的,车壳和底盘却不能分离,这就导致当车模部分受损时,因为车壳和底盘固定在一起,无法对其进行拆分维护,导致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大大降低。
3、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现有的合金车模车壳和底盘固定连接在一起,当车壳或底盘受损时,因为车壳和底盘固定在一起,无法对其进行拆分维护,而导致车模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大大降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包括有底盘,所述底盘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壳相连接,所述底盘的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轮槽,且每个轮槽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底盘通过减
3、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形状和对应的万向传动轴的一端外部形状为吻合的棱柱形。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传动轴转动通过与连接槽的配合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转动带动轮胎转动。
5、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套管、弹簧一和伸缩杆,每个所述轮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套管,每个所述套管内均安装有弹簧一,且每个弹簧一均与对应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均设置有通孔,每个伸缩杆通过通孔与连接杆的配合与对应的轮胎相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震机构,使底盘与轮胎相连接,且在使用车模时通过减震机构减震轮胎震动对底盘的影响。
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卡槽、卡块、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所述底盘的顶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车壳的底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槽卡合连接,每个所述卡槽内均设置有弹簧二,且每个弹簧二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车壳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一,所述底盘的右侧设置有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均与车牌相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盘和车壳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卡合连接连接在一起,通过限位块一、限位块二和车牌的连接对底盘和车壳进行限位。
9、优选的,车头所述卡槽的方向和车尾卡槽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的方向和车尾卡块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向右移动的挤压弹簧二至最大距离,车尾所述卡块脱离卡槽,车尾所述卡块向左移动的挤压弹簧二至最大距离,车头所述卡块脱离卡槽。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车头与车尾的卡块和卡槽相反设置,避免车模在使用的车壳与底盘错位而导致车壳与底盘脱离。
11、优选的,每个所述卡块的外部形状与对应的卡槽的内部形状吻合。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卡块与卡槽紧密卡合在一起。
13、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内均设置有凹槽一,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二,四个所述凹槽二内均活动连接有按钮的一端,两个所述按钮为一组,一组所述按钮活动贯穿限位块一的顶面,另一组所述按钮活动贯穿限位块二的底面,每个所述按钮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三。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通过凹槽一与车牌相连接,通过按钮解除与车牌的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车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且两个卡板分别与两个凹槽一卡合连接,两个卡板内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三,且每个凹槽三内均设置有弹簧四,每个弹簧四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的一端,且每个活动块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牌通过两个卡板与两个凹槽一的配合与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相连接,半球形凸块向凹槽三内移动,带动活动块挤压弹簧四。
17、优选的,两个所述半球形凸块为一组,一组所述半球形凸块与限位块一上的凹槽二卡合连接,另一组所述半球形凸块与限位块二上的凹槽二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板的外部形状与两个凹槽一的内部形状吻合。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牌通过两组半球形凸块分别对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进行限位和固定,通过车牌与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的配合,对车壳和底盘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车模在移动过程中车壳与底盘水平相对运动而导致车壳与车模脱离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通过连接机构使底盘和车壳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对底盘和车壳进行固定和限位的同时,还以自由的拆卸车壳和底盘,底盘通过减震机构和轮胎相连接,操作方便,实现底盘和轮胎的自由安装拆卸,避免当车模部分出现问题,无法对局部进行维护更换,而导致车模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降低的问题。
20、1.车壳和底盘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连接在一起,车壳通过车头的卡块先与车头的卡槽卡合连接,然后向车尾的方向拉动车壳,车头的卡块在卡槽内带动压板挤压弹簧一至最大距离,然后把车尾的卡块对准车尾的卡槽,使车尾的卡块和卡槽卡合连接,接着松开车壳,弹簧一带动车壳复位,然后车牌通过两个卡板分别与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卡合连接,当两个卡板均插入凹槽一内时,四个半球形凸块在活动块和弹簧四的配合下,分别与对应的凹槽二卡合连接,通过车牌与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的配合对车壳与底盘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车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车壳与底盘出现水平相对运动而导致车壳与底盘脱离连接。
21、2.轮胎通过连接杆与通孔的配合与伸缩杆相连接,然后连接杆通过连接槽与万向传动轴相连接,通过万向传动轴使两个轮胎相连接,并对两个轮胎进行固定,当万向传动轴转动通过连接杆调动轮胎转动,且要改变方向时,轮胎以伸缩杆的轴心进行旋转,改变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包括有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通过连接机构(2)与车壳(3)相连接,所述底盘(1)的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轮槽(4),且每个轮槽(4)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底盘(1)通过减震机构与轮胎(10)相连接,每个所述轮胎(10)的内侧中间均固定有连接杆(9)的一端,且每个连接杆(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11),每个所述连接槽(11)均与万向传动轴(12)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槽(11)的内部形状和对应的万向传动轴(12)的一端外部形状为吻合的棱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车头所述卡槽(13)的方向和车尾卡槽(13)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16)的方向和车尾卡块(16)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16)向右移动的挤压弹簧二(14)至最大距离,车尾所述卡块(16)脱离卡槽(13),车尾所述卡块(16)向左移动的挤压弹簧二(14)至最大距离,车头所述卡块(16)脱离卡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18)内均设置有凹槽一(20),两个所述凹槽一(20)内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二(21),四个所述凹槽二(21)内均活动连接有按钮(22)的一端,两个所述按钮(22)为一组,一组所述按钮(22)活动贯穿限位块一(17)的顶面,另一组所述按钮(22)活动贯穿限位块二(18)的底面,每个所述按钮(22)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三(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牌(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24),且两个卡板(24)分别与两个凹槽一(20)卡合连接,两个卡板(24)内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三(25),且每个凹槽三(25)内均设置有弹簧四(26),每个弹簧四(26)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7)的一端,且每个活动块(27)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球形凸块(28)为一组,一组所述半球形凸块(28)与限位块一(17)上的凹槽二(21)卡合连接,另一组所述半球形凸块(28)与限位块二(18)上的凹槽二(21)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板(24)的外部形状与两个凹槽一(20)的内部形状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包括有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通过连接机构(2)与车壳(3)相连接,所述底盘(1)的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轮槽(4),且每个轮槽(4)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底盘(1)通过减震机构与轮胎(10)相连接,每个所述轮胎(10)的内侧中间均固定有连接杆(9)的一端,且每个连接杆(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槽(11),每个所述连接槽(11)均与万向传动轴(12)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槽(11)的内部形状和对应的万向传动轴(12)的一端外部形状为吻合的棱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车头所述卡槽(13)的方向和车尾卡槽(13)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16)的方向和车尾卡块(16)的方向相反,车头所述卡块(16)向右移动的挤压弹簧二(14)至最大距离,车尾所述卡块(16)脱离卡槽(13),车尾所述卡块(16)向左移动的挤压弹簧二(14)至最大距离,车头所述卡块(16)脱离卡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盘方便拆装的合金车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块(16)的外部形状与对应的卡槽(13)的内部形状吻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雅茜,邹兵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正元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