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切割,具体涉及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
技术介绍
1、管件夹持一般采用卡盘结构,在卡盘中心位置开设用于容纳管件的容纳槽,将管件穿插进入容纳槽内,然后通过气缸驱动夹持爪实现对管件的夹持,或进一步进行变位,以使管件呈现出便于切割的状态。
2、传统管件夹持一般采用360°外周夹持的形式,因此夹持爪的结构与运动轨迹均较为复杂,进一步导致用于驱动夹持爪运动的气缸的数量较多,使得气缸的安装较为繁琐,同时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传统管件夹持装置对气缸的数量需求较大,导致气缸安装繁琐、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推杆;所述壳体开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第四气道、第五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连接壁位置处;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四气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五气道连通;所述壳体开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第六气道、第七气道、第八气道、第九气道和第十气道;所述第六气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连接壁位置处;所述第六气道与所述第九气道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第九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连通;所述第四气道和所述第八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连通。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三气道同心设置;所述第四气道与所述第五气道同心设置。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九气道与所述第十气道同心设置;所述第七气道和所述第八气道同心设置。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若干密封塞;所述第一气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六气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三气道、所述第五气道、所述第七气道和所述第十气道靠近所述壳体外壁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
8、所述壳体顶面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呈倒置的π字形连接且连通。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孔道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垂直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底面设有第三孔道,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七气道垂直连接且连通。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垂直连接。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六气道与所述第九气道垂直连接;所述第六气道与所述第八气道垂直连接。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顶面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安装有第一推杆,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推杆;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三气道连通;第一气道与第四气道连通,第四气道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五气道连通;第六气道与第九气道连通,第九气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与第十气道连通;第六气道与第八气道连通,第八气道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七气道连通。第二气道和第九气道分别与第一腔体的两端连通;第四气道和第八气道分别与第一腔体的两端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便捷,可靠性高,通过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作为双向驱动的主体结构,实现一缸双用,降低了对气缸数量的需求,使得模块化程度高,安装灵活,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故障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内安装有第一推杆(4),所述第二腔体(3)内安装有第二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02)与所述第三气道(03)同心设置;所述第四气道(04)与所述第五气道(05)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气道(09)与所述第十气道(10)同心设置;所述第七气道(07)和所述第八气道(08)同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密封塞;所述第一气道(01)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六气道(06)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三气道(03)、所述第五气道(05)、所述第七气道(07)和所述第十气道(10)靠近所述壳体(1)外壁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设有第一孔道(001)和第二孔道(002),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01)与所述第一孔道(00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01)与所述第二孔道(002)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面设有第三孔道(003),所述第三孔道(003)与所述第七气道(07)垂直连接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01)与所述第二气道(0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气道(01)与所述第四气道(04)垂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气道(06)与所述第九气道(09)垂直连接;所述第六气道(06)与所述第八气道(08)垂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内安装有第一推杆(4),所述第二腔体(3)内安装有第二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02)与所述第三气道(03)同心设置;所述第四气道(04)与所述第五气道(05)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气道(09)与所述第十气道(10)同心设置;所述第七气道(07)和所述第八气道(08)同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密封塞;所述第一气道(01)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六气道(06)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所述第三气道(03)、所述第五气道(05)、所述第七气道(07)和所述第十气道(10)靠近所述壳体(1)外壁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所述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夹持用驱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庆,于银,赵兴建,刘晓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戴森博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