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修井,特别涉及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打捞管柱及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现有的73mm油管打捞的技术主要有内捞和外捞两种,内捞的主要工具有可退式捞矛、滑块捞矛和公锥;外捞的主要工具有常规卡瓦捞筒、过鱼顶打捞筒和母锥。以上打捞工具都是根据鱼头情况选择合适的卡瓦牙或矛牙实现打捞,现有打捞筒只有单独的直径73mm油管本体、加大部位、接箍打捞筒,每个只能打捞单一尺寸和鱼顶比较规范、直径没有变化的落物。实际大多数水井、煤层气井、气井由于生产时间长、硫化氢气体、污水、入井的化学药剂(酸)、添加剂等的腐蚀,油管有断脱的,大部分内外径都已经变小,壁厚较薄,常规内外打捞工具已经不能使用,工具局限性很大,需要鱼头完整,内径和外径变化不能超过1mm,而且对于腐蚀油管和水平井油管的打捞效果不佳。
2、现有的矛类和筒类打捞工具的卡瓦牙,打捞的管柱的内径和外径都是固定死的,没有可调整范围。油管如果腐蚀1mm,内外径就会缩小2mm ,该类工具就不能实现有效打捞,而现实中油管腐蚀厚度都在1mm以上,严重的有腐蚀20mm以上洞,油管就好像是不规则的网管,还有更严重腐蚀断,这种情况现有矛类和筒类打捞工具根本不能使用;现有的滑块捞矛虽然打捞范围比较大,但是油管腐蚀后强度降低,上提如果负荷大内径就会胀大,导致打捞失败;并且在水平井中由于矛牙不能自动下滑,应用效果也较差;现有的公、母锥虽然打捞范围比较大,但是油管腐蚀后强度降低,连接丝扣腐蚀秀死比较紧,油管不能传递扭矩,在造扣的过程中就已经把油管拧断,每次只能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打捞管柱及打捞方法,该打捞筒实现了73mm油管节箍、本体、加大部位的全尺寸打捞,解决了各类井腐蚀油管因塑性变形,造成常规卡瓦捞筒和捞矛抓附力降低,抓鱼不牢固的问题,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配合套铣筒打捞,能够实现腐蚀油管过鱼顶装捞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包括卡瓦筒体,所述卡瓦筒体上部设有上接头,下部设有下接头,所述卡瓦筒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包括卡瓦座和控制环,所述卡瓦座位于所述控制环下方,并与卡瓦筒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内侧设有多个梯形轨道,所述梯形轨道上可滑动连接有卡瓦,所述卡瓦顶部连接有止推弹簧,所述止推弹簧下端与所述卡瓦顶部连接,所述止推弹簧上端与所述控制环下表面固定连接。
3、所述上接头设有双级母扣,所述下接头设有双级公扣。
4、所述梯形轨道与所述卡瓦筒体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12°。
5、所述卡瓦内表面均匀布设有卡瓦牙,所述卡瓦牙表面为半圆形,半圆形表面设有20°夹角的尖齿。
6、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管柱,所述卡瓦筒体内径小于外径18~20mm,所述卡瓦位于所述梯形轨道最下端时,卡瓦牙所在圆形弧面的直径为65mm,所述卡瓦位于所述梯形轨道最上端时,卡瓦牙所在圆形弧面的直径为97mm。
7、所述打捞筒下部连接有套铣头或引鞋,所述打捞筒上部依次连接有第一捞杯、多根钻铤、第二捞杯和多根钻杆。
8、所述打捞筒与所述第一捞杯之间还设有多根套铣筒。
9、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方法,使用如上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包括以下步骤:
10、s1:根据打捞井井况及井下的落鱼情况选择套铣头或引鞋,确定套铣筒的数量,如果井下落物为1根,就下1根套铣筒,如果落物数量超过1根,就下2根以上套铣筒,所述套铣筒的数量≤30根,检查打捞筒,组合连接全尺寸轨道打捞筒;
11、s2:下钻套铣头距离鱼顶3~5m开泵循环洗井,冲洗鱼头,根据井下钻具悬重及钻具在井下的摩擦阻力,确定钻压,开始钻压压控制在5kn以内,套铣进尺0.5m以后,钻压控制在15kn,所述钻压最大不要超过50kn;
12、s3:启动钻盘,以10-15r/in的低速将鱼头引入套铣头,开始套铣,每套铣完一个套铣管单根长度,按加单根程序加单根继续套铣;
13、s4:当套铣完套铣筒所有长度,停止钻盘,上提管柱,判断是否捞获情况,如果指重表悬重增加则判断已经捞获;如果指重表悬重没有增加,就认为没有捞获;
14、s5:如果套铣管长度和落鱼长度一样长,起钻检查捞获情况,如果落鱼长度大于套铣管长度,进行倒扣作业后起钻检查捞获情况。
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卡瓦配合梯形轨道,实现了73mm油管节箍、本体、加大部位的全尺寸打捞,同时解决了各类井腐蚀油管因塑性变形,造成常规卡瓦捞筒和捞矛抓附力降低,抓鱼不牢固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配合套铣筒打捞,能够实现腐蚀油管过鱼顶装捞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卡瓦顶部设置止推弹簧和控制环,确保卡瓦在打捞过程中始终处于向下的位置,能够实现水平井中73mm油管的全尺寸打捞,提高了水平井油管打捞时工具的入鱼速度和卡瓦牙的抓附力。
16、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瓦筒体(1),所述卡瓦筒体(1)上部设有上接头(2),下部设有下接头(3),所述卡瓦筒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包括卡瓦座(6)和控制环(10),所述卡瓦座(6)位于所述控制环(10)下方,并与卡瓦筒体(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6)内侧设有多个梯形轨道(8),所述梯形轨道(8)上可滑动连接有卡瓦(7),所述卡瓦(7)顶部连接有止推弹簧(9),所述止推弹簧(9)下端与所述卡瓦(7)顶部连接,所述止推弹簧(9)上端与所述控制环(10)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2)设有双级母扣(4),所述下接头(3)设有双级公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轨道(8)与所述卡瓦筒体(1)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7)内表面均匀布设有卡瓦牙,所述卡瓦牙表面为半圆形,半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筒体(1)内径小于外径18~20mm,所述卡瓦(7)位于所述梯形轨道(8)最下端时,卡瓦牙所在圆形弧面的直径为65mm,所述卡瓦(7)位于所述梯形轨道(8)最上端时,卡瓦牙所在圆形弧面的直径为97mm。
6.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管柱,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下部连接有套铣头或引鞋(11),所述打捞筒上部依次连接有第一捞杯(12)、多根钻铤(13)、第二捞杯(14)和多根钻杆(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与所述第一捞杯(12)之间还设有多根套铣筒(16)。
8.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方法,使用如上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瓦筒体(1),所述卡瓦筒体(1)上部设有上接头(2),下部设有下接头(3),所述卡瓦筒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包括卡瓦座(6)和控制环(10),所述卡瓦座(6)位于所述控制环(10)下方,并与卡瓦筒体(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6)内侧设有多个梯形轨道(8),所述梯形轨道(8)上可滑动连接有卡瓦(7),所述卡瓦(7)顶部连接有止推弹簧(9),所述止推弹簧(9)下端与所述卡瓦(7)顶部连接,所述止推弹簧(9)上端与所述控制环(10)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2)设有双级母扣(4),所述下接头(3)设有双级公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轨道(8)与所述卡瓦筒体(1)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φ73mm油管全尺寸轨道打捞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东,陈全柱,陈小刚,陈明祥,毕恩梓,王栋林,杨莉,郭怀清,董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