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调剖堵水,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的调剖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稠油井的高效开采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稠油具有高黏度和低流动性的特点,传统的开采技术难以有效提高稠油的采收率。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调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稠油井的开采中。调剖技术通过注入调剖剂来封堵高渗透层,改变流体流动路径,使更多的驱替液进入低渗透层,从而提高采收率。然而,现有的调剖技术和调剖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效开采稠油井的需求。
2、目前,国内油田常用的调剖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调剖、化学调剖和微生物调剖等。物理调剖材料容易在注入过程中发生堵塞,影响注入效果。部分物理调剖材料在地下环境中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在非均质性强的地层中,物理调剖方法效果不佳,适用范围有限。化学调剖方法多采用耐高温有机调剖剂和无机调剖剂进行调剖。有机调剖剂主要以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加橡胶颗粒或铬冻胶聚合物凝胶等调剖体系。有机调剖剂成胶条件苛刻,易受到措施流程、储层温度和矿化度的影响,导致成胶效果变差甚至不易成胶,加之成本较高,措施复杂,造成耐高温有机调剖体系的规模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而无机调剖剂则以双液法即氯化钙-水玻璃法为代表,由于其产生凝胶性质的不稳定性,易对储层、筛管和井筒造成伤害甚至堵塞。微生物调剖效果容易受地层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ph值、盐度等,导致效果不稳定。
3、因此,开发一种低伤害、措施工艺简单、调剖效果优秀且稳定的调剖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
2、s1油藏分析,得到调剖剂总需求量;
3、s2向稠油井中注入水来清洗井筒;
4、s3向稠油井中注入调剖剂;
5、所述调剖剂包括a液和b液,所述a液为钠基膨润土、粉煤灰和促胶剂与水混合而成的悬浮液,所述b液为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
6、先在稠油井中注入b液,然后依次交替注入a液和b液,形成多个交替排布的b液段塞和a液段塞;
7、每个a液段塞a液的注入量为调剖剂总需求量的1/15~1/3;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为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的1/10~2/3;
8、注入过程中实时监测注入压力p,当压力升高值△p为1mpa~2mpa时停止注入调剖剂;
9、s4最后再次注入水以清洗井筒,完成调剖。
10、优选地,每个a液段塞a液的注入量为调剖剂总需求量的1/10~1/3。
11、优选地,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为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的1/3~2/3。
12、优选地,步骤s4清洗井筒分别包括正洗和反洗;所述正洗注水量和反洗注水量的总和与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相同,步骤s2注水量与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相同。
13、优选地,步骤s2和s4中水的注入速度为5~15m3/h。
14、优选地,步骤s3中a液和b液的注入速度相同,均为5~12m3/h。
15、优选地,所述a液以总量100份计,a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钠基膨润土10~12份、粉煤灰30~36份、促胶剂0.10~0.40份,余量为水。
16、优选地,b液以总量100份计,b液中聚丙烯酰胺的重量份为0.25~0.35份,余量为水;
17、所述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0万,水解度≥20%,聚丙烯酰胺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双性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18、优选地,所述水包括自来水、工业用水或地表水;
19、优选地,所述a液和b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20、加入钠基膨润土和水,搅拌15~30分钟,再依次加入粉煤灰和促胶剂,继续搅拌15~30分钟,两次搅拌转速均为550~660转/分钟,得到a液;
21、加入聚丙烯酰胺和水,溶解后,得到b液。
2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井的调剖方法,使用a液和b液交替注入的方式,使得最终形成一层有机弹性膜叠加一层无机刚性膜再加一层有机弹性膜的交替叠加累积膜结构,即依次形成多层交替排布的有机弹性膜和无机刚性膜,完成对微裂缝及疏松性大孔道的堆积、滞留乃至桥堵。
24、a液作为封堵主体,每个a液段塞a液的注入量为调剖剂总需求量的1/10~1/3,以实现膜层的多次叠加,保证复合膜体的压力冲击耐受能力和长期耐高温的能力。b液作为间隔液,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为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的1/10~2/3,保证封堵层完整的同时,通过调节b液的注入量控制凝结速度,从而控制稳定的压力上升速度。
25、注入过程中,b液先期进入地层,b液形成的有机膜亲水能力强,容易进入被蒸汽吹扫的已经亲水的微裂缝或疏松性大孔道内壁,因吸附作用与油层内壁形成絮凝剂滞留,后续注入的a液中的无机颗粒易于被刚刚形成的具备一定粘弹性的有机膜捕获,通过吸附、桥接、聚沉作用形成无机絮体,滞留在孔道内壁;后面再进入的b液在上一段塞形成的无机膜内表面又形成一层有机弹性膜,随a液和b液的交替注入,膜层累积,最终形成的是具有刚性无机膜叠加有机弹性膜的交替叠加累积膜结构,从而实现调剖、堵窜功能。
26、有机弹性膜的存在提高了复合膜体对于封堵部位的耐受压力冲击的能力;而无机刚性膜的存在则提高了复合膜体长期耐受高温及高压的能力。因此,复合膜体结构实现了耐受压力冲击和长期高温的综合能力,延长了措施的有效期,提升了采油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井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剖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A液段塞A液的注入量为调剖剂总需求量的1/10~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为A液段塞A液注入量的1/3~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清洗井筒包括正洗和反洗,正洗的注水量和反洗的注水量的总和与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4中水的注入速度为5~15m3/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A液和B液的注入速度相同,均为5~12m3/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液以总量100份计,A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钠基膨润土10~12份、粉煤灰30~36份、促胶剂0.10~0.40份,余量为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B液以总量100份计,B液中聚丙烯酰胺的重量份为0.25~0.35份,余量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括自来水、工业用水或地表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液和B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井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剖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a液段塞a液的注入量为调剖剂总需求量的1/10~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b液段塞b液注入量为a液段塞a液注入量的1/3~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清洗井筒包括正洗和反洗,正洗的注水量和反洗的注水量的总和与每个a液段塞a液注入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4中水的注入速度为5~15m3/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张安恒,刘清栋,潘海峰,杨风芝,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国勘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