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44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6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包括盖板、箱体、初级吸液芯和二级吸液芯,通过在箱体增加沟槽结构,减小流动阻力,加速冷凝液体回流;在超薄均热板蒸发部上结合条形的二级吸液芯,条形的二级吸液芯之间间隔可提供充足的蒸汽排出通道,加速液体工质回流蒸发部以及储存液体,且二级吸液芯条形结构的间隔有利于蒸汽的排出,在不增加蒸发热阻的提前下,可防止在高功率下,蒸发部位因水量不足而发生烧干,从而提高超薄均热板散热器的传热极限;此外,冷凝部无二级吸液芯,可预防冷凝液积聚冷凝部位,从而降低冷凝热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


技术介绍

1、随着5g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朝高功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电子设备内狭小的空间将限制散热元件的尺寸,因此,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热量的散热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总厚度小于2mm的超薄均热板因具有导热系数高、均温性好、体积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已成为5g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散热器件。然而,当超薄均热板的总厚度小于0.6mm时,除去上盖板、下盖板的壁厚以及蒸汽通道的厚度后,吸液芯的厚度较薄,毛细力较小以及流动阻力大,容易出现蒸发部位回流冷凝液体工质不足以及冷凝液积聚在冷凝部位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超薄均热板的传热极限以及增加了冷凝传热热阻。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吸液芯的超薄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蒸发段包括蒸发管体和蒸发吸液芯;蒸发吸液芯布设有多个疏水微纳小孔;蒸发管体内壁开设有空穴;各个疏水微纳小孔孔壁和边沿以及空穴表面均覆盖有疏水膜;疏水膜表面均匀密布超疏水核化坑;冷凝段包括冷凝管体和冷凝吸液芯;冷凝吸液芯开设有若干亲水微纳小孔;各个亲水微纳小孔孔壁和边沿以及冷凝管体内壁均覆盖有亲水膜;亲水膜表面均匀密布超亲水核化凸起点;超疏水核化坑呈倒锥形;超亲水核化凸起点呈圆柱状。该热管通过提升相变换热能力而提升换热性能,实现轻量化和紧凑化。该现有技术存在吸液芯的厚度较薄,毛细力较小以及流动阻力大,容易出现蒸发部位回流冷凝液体工质不足以及冷凝液积聚在冷凝部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以增大超薄均热板的传热极限以及降低冷凝热阻。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包括盖板、箱体、初级吸液芯和二级吸液芯,所述箱体设有中空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液体工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设有沟槽结构,所述沟槽结构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沟槽,所述初级吸液芯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二级吸液芯的底面装设在所述初级吸液芯的顶面,所述盖板装设在所述二级吸液芯的顶面,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面密封连接。

3、优选的,所述散热器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划分为蒸发部、绝热部和冷凝部。

4、优选的,所述盖板上的绝热部内表面和冷凝部内表面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初级吸液芯连接。

5、优选的,所述二级吸液芯为相间隔的、平行的条形结构且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初级吸液芯的蒸发部上。

6、优选的,所述盖板、箱体、初级吸液芯和二级吸液芯的材质相同。

7、优选的,所述二级吸液芯包含2-16条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条形吸液芯。

8、优选的,所述条形吸液芯的长度为所述初级吸液芯的长度的1/4-1/2,宽度为所述初级吸液芯的宽度的1/20-1/3。

9、优选的,所述初级吸液芯和二级吸液芯均为多孔介质。

10、优选的,所述初级吸液芯的类型为烧结铜粉、丝网或泡沫铜,所述二级吸液芯的类型为烧结铜粉、丝网、泡沫铜或螺旋编织网。

11、优选的,所述液体工质可为水、丙酮、醇类、醇类的水溶液。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技术通过在箱体增加沟槽结构,减小流动阻力,加速冷凝液体回流;

14、进一步地,在超薄均热板蒸发部上结合条形的二级吸液芯,条形的二级吸液芯之间间隔可提供充足的蒸汽排出通道,加速液体工质回流蒸发部以及储存液体,且二级吸液芯条形结构的间隔有利于蒸汽的排出,在不增加蒸发热阻的提前下,可防止在高功率下,蒸发部位因水量不足而发生烧干,从而提高超薄均热板散热器的传热极限;此外,冷凝部无二级吸液芯,可预防冷凝液积聚冷凝部位,从而降低冷凝热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箱体(2)、初级吸液芯(3)和二级吸液芯(4),所述箱体(2)设有中空腔体(9),所述腔体(9)内设有液体工质,所述箱体(2)的底部内壁设有沟槽结构(10),所述沟槽结构(10)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沿所述箱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沟槽,所述初级吸液芯(3)位于所述箱体(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二级吸液芯(4)的底面装设在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顶面,所述盖板(1)装设在所述二级吸液芯(4)的顶面,且所述盖板(1)与所述箱体(2)的顶面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沿所述盖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划分为蒸发部(5)、绝热部(6)和冷凝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的绝热部(6)内表面和冷凝部(7)内表面上设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与所述初级吸液芯(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液芯(4)为相间隔的、平行的条形结构且沿所述箱体(2)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蒸发部(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箱体(2)、初级吸液芯(3)和二级吸液芯(4)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液芯(4)包含2-16条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条形吸液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吸液芯的长度为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长度的1/4-1/2,宽度为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宽度的1/20-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吸液芯(3)和二级吸液芯(4)均为多孔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类型为烧结铜粉、丝网或泡沫铜,所述二级吸液芯(4)的类型为烧结铜粉、丝网、泡沫铜或螺旋编织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工质可为水、丙酮、醇类、醇类的水溶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箱体(2)、初级吸液芯(3)和二级吸液芯(4),所述箱体(2)设有中空腔体(9),所述腔体(9)内设有液体工质,所述箱体(2)的底部内壁设有沟槽结构(10),所述沟槽结构(10)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沿所述箱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沟槽,所述初级吸液芯(3)位于所述箱体(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二级吸液芯(4)的底面装设在所述初级吸液芯(3)的顶面,所述盖板(1)装设在所述二级吸液芯(4)的顶面,且所述盖板(1)与所述箱体(2)的顶面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沿所述盖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划分为蒸发部(5)、绝热部(6)和冷凝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的绝热部(6)内表面和冷凝部(7)内表面上设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与所述初级吸液芯(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液芯(4)为相间隔的、平行的条形结构且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庆张尧康张乾熙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