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42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6
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所述烹饪锅包括锅体和刮锅件,所述锅体连接驱动装置,所述刮锅件贴合于所述锅体的内壁,所述刮锅件为金属刮片,所述烹饪设备采用所述烹饪锅,还包括壳体、线盘和安装支架,所述锅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线盘;通过将刮锅件设为金属刮片,简单、加工成本更低,且金属刮片可以与锅体的内壁贴合效果更好,烹饪过程中,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材料分解产生不良的小分子问题,确保了烹饪食品安全和菜肴口味,并且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长时间使用条件下,也不会出现严重磨损问题,提高自动烹饪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刮锅件包括骨架和外套,其中外套采用柔性的高分子材料,外套直接与锅体的内壁之间贴合,用于刮除锅体内壁粘附物,但是柔性的高分子材料,如ptfe,在正常烹饪所需的温度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分解产生不良小分子,也会产生比较为明显的异味,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及菜肴口味。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目的为实现去除柔性高分子材料的外套结构,使得刮锅件具有良好的刮锅性能,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无异味,保证食品安全和菜肴口味。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以及为了实现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自动烹饪锅,包括:锅体,连接驱动装置,适于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锅体转动;刮锅件,贴合于所述锅体的内壁,适于所述锅体转动时,所述刮锅件与所述锅体的内壁之间相对运动,所述刮锅件为金属刮片。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刮片包括第一连接端、工作段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设置在所述锅体外周位置壳体相连,所述工作段与所述锅体的内壁贴合,所述锅体底部通过传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传动件之间转动连接;适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壳体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预紧压力,以使所述工作段向着所述锅体内壁变形并贴合于所述锅体的内壁;所述锅体内部设有搅拌杆。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段预设有宽度值,适于使所述工作段为条形片状;所述工作段上包括有第一刮边、第二刮边和拱面,所述第一刮边、所述第二刮边和所述拱面相对于所述锅体的内壁;适于初始状态下,所述锅体与所述工作段之间未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刮边和所述第二刮边均与所述锅体的内壁贴合;适于工作状态下,所述锅体与所述工作段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刮边或所述第二刮边与所述锅体的内壁贴合。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之间相连;所述固定座为u形,所述固定座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中具有所述锅体的口部锅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锅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锅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孔,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与所述第一连孔相适配并通过紧固件相连,适于调节所述第一腰形孔与所述第一连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工作段形变,并改变所述工作段与所述锅体内壁之间的压力;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孔,所述第二腰形孔与所述第二连孔相适配并通过紧固件相连,适于调节所述第二腰形孔与所述第二连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工作段形变,并改变所述工作段与所述锅体内壁之间的压力。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工作段的厚度,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两侧侧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方向折弯的翻边,以形成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锅体的内壁之间预设有第一间隙。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传动件于所述锅体的内部位置的一端连有锅底压块,适于所述锅底压块和所述传动件分别对所述锅体的底壁内外两侧侧面进行抵接,并使所述安装孔被封堵,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锅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传动件相对于所述锅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锅底压块并延伸至所述锅体的内部;所述传动件上具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抵接于所述锅体的底部位置,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锅体的一侧侧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锅体上于所述连接柱位置设有导孔,所述锅底压块于所述连接柱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导孔并延伸至所述连接孔的内部,适于通过紧固件将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锅底压块相连;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密封部的一端设有螺纹孔,紧固件可依次穿过对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导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工作段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锅体的内壁之间预设有第二间隙;所述传动件于所述锅体内部的一端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连接有滑动压环,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滑动压环和所述套环之间;所述套环包括有套接部和支撑部,所述套接部为环形状,所述支撑部由所述套接部的底部向着所述套接部的外周方向折弯并延伸,所述传动件插设于所述套接部的中部位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插孔,所述套接部插接于所述插孔内部,所述套接部上套接所述滑动压环,适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滑动压环和所述支撑部之间位置;所述套环和滑动压环的表面均设有特氟龙涂层,所述第二连接端在所述套环与所述滑动压环之间可保持相对转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于所述锅体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连槽,所述连槽的内部安装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为u形状,所述搅拌杆相对于所述锅体内壁的一侧侧面靠近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位置设有多个支杆,所述搅拌杆相对于锅体内壁的一侧侧面靠近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位置设置搅拌片;所述金属刮片为不锈钢材质。

11、一种自动烹饪设备,采用上述所述自动烹饪锅,还包括壳体、线盘和安装支架;所述锅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刮锅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线盘,适于所述线盘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在所述锅体的表面形成涡流进而进行加热;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转动连接,适于通过转动所述壳体以使所述锅体与水平面之间预设夹角,以使所述锅体可倾斜设置,所述锅体倾斜设置状态下,所述线盘位于所述锅体的底部位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通过设置锅体和刮锅件,刮锅件为金属刮片,刮锅件结构更为简单,因此生产成本更低,且更为简单且可变形的刮锅件结构,可以与锅体的内壁贴合效果更好,烹饪过程中,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材料分解产生不良的小分子问题,确保了烹饪食品安全和菜肴口味,并且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长时间使用条件下,也不会出现严重磨损问题,提高自动烹饪锅的使用寿命。

14、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烹饪锅及烹饪设备,金属刮片包括第一连接端、工作段和第二连接端,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向着锅体的锅底方向调节,然后再将第一连接端与壳体之间完全固定,使得金属刮片持续受到预紧压力,即工作过程中,金属刮片始终保持受到壳体压力,使得金属刮片保持向着锅体内壁方向变形,使得工作段与锅体内壁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并且也使得金属刮片与锅体的内壁之间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自动烹饪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线盘和安装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烹饪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新雷曹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