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eva发泡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因其轻质、柔软、弹性好、缓冲减震性强等优点,在鞋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运动鞋、休闲鞋的中底和内底材料中,eva发泡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高性价比。
2、然而,传统的eva发泡材料存在一个显著的缺陷:其体积电阻率通常在1014ω·cm以上,属于绝缘材料。这一特性在鞋材应用中可能导致以下问题:静电积累,穿着者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造成不适感;安全隐患,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电子工厂、易燃易爆区域),静电积累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功能限制,无法满足部分专业鞋履(如防静电工作鞋)对导电性能的要求。
3、因此,开发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eva发泡材料对于提升鞋材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4、目前,提高eva发泡材料导电性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添加导电填料,常用碳黑、碳纤维、金属粉末等,优点是效果明显,工艺相对简单,缺点是可能影响材料的轻质性和柔韧性,增加成本;导电涂层,在eva发泡材料表面涂覆导电涂料,优点是不影响材料本体性能,缺点是耐磨性差,长期使用效果不稳定;添加抗静电剂,使用各类抗静电剂,优点是加工简单,对材料其他性能影响小,缺点是导电效果有限,易受环境湿度影响。
5、中国专利文献cn112574494a公开了一种eva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料、填充剂、发泡剂、架桥剂、发泡促进剂、润滑剂、除臭掺杂料和耐磨掺杂料,主料采用eva,填充剂采用碳酸
6、然而,上述eva发泡材料应用于鞋材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eva发泡材料轻质、柔软特性的同时,有效提高导电性;如何确保导电组分在发泡过程中均匀分布,避免影响鞋材的外观和手感;如何平衡导电性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成本等多个因素;如何保证导电性能的长期稳定性,满足鞋材使用寿命要求。
7、因此,开发一种兼具良好导电性能和eva发泡材料原有优良特性的新型鞋材用发泡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不仅可以提升鞋材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还可能为eva发泡材料在鞋业领域开辟新的应用方向,如专业防静电鞋、智能鞋等创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改性碳纤维赋予材料良好导电性,同时保持eva原有轻质、柔软特性,poe和epdm的加入增强了力学性能,适用于防静电工作鞋等专业鞋履和普通鞋类,拓展了eva在鞋业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0~80份、poe 5~20份、epdm 5~10份、发泡剂ac 3~6份、硬脂酸0.5~2份、硬脂酸锌0.5~2份、氧化锌1~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改性碳纤维3~10份。
4、优选的,所述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碳纤维用丙酮溶液抽提,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加入到草酰氯中,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反应,将产物过滤、醇洗、干燥,得到酰氯化碳纤维;
6、碳纤维的酰氯化:碳纤维表面的羧基(-cooh)与草酰氯(clcococl)反应,形成酰氯基(-cocl):r-cooh + clcococl → r-cocl + co2 + hcl,这一步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的反应活性。
7、优选的,步骤(1)中,碳纤维直径为10~38μm,长度为0.5~1.5mm。
8、优选的,步骤(1)中,碳纤维用丙酮抽提10~14h;碳纤维与草酰氯的用量比为10g:50~200ml;搅拌反应条件为35~60℃下搅拌反应2~6h。
9、(2)避光条件下将酰氯化碳纤维、4-羟基肉桂酸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混合,持续通入氮气,加入三乙胺,搅拌反应,将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肉桂酸改性碳纤维;
10、肉桂酸改性:酰氯化碳纤维上的酰氯基与4-羟基肉桂酸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r-cocl + ho-c6h4-ch=ch-cooh → r-coo-c6h4-ch=ch-cooh + hcl,三乙胺作为碱,中和反应产生的hcl,并促进反应进行。
11、优选的,步骤(2)中,酰氯化碳纤维、4-羟基肉桂酸、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g:5~12g:50~100ml;三乙胺用量为4-羟基肉桂酸的1~5wt%。
12、优选的,步骤(2)中,搅拌反应条件为50~80℃下搅拌反应4~12h。
13、(3)避光条件下将肉桂酸改性碳纤维、聚苯胺加入到dmf中,搅拌混合,持续通入氮气,加入dcc,搅拌反应,将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碳纤维。
14、聚苯胺接枝:dcc首先与羧基反应形成o-酰基异脲中间体,然后这个中间体与聚苯胺的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同时释放dcu:r-coo-c6h4-ch=ch-cooh + h2n-聚苯胺 + dcc→ r-coo-c6h4-ch=ch-conh-聚苯胺 + dcu(二环己基脲)。
15、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聚苯胺为5000~50000da,pdi<2。
16、优选的,步骤(3)中,肉桂酸改性碳纤维、聚苯胺、dmf的用量比为10g:5~15g:100~200ml;dcc用量为聚苯胺的5~10wt%。
17、优选的,步骤(3)中,搅拌反应条件为60~100℃下搅拌反应6~18h。
18、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一种所述导电eva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预热好的挤出机中,各区温度为110~120℃,在20~50r/min下挤出混炼;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开炼机中混炼10~30min后,压制成3~5mm薄片或造粒,置于预热好的平板硫化机模腔内,在2~12mpa、165~180℃下模压发泡8~16min,得到所述导电eva发泡材料。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体,配合适量的发泡剂ac、硬脂酸、硬脂酸锌、氧化锌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保证了材料良好的发泡性能和基础物理性能。特别是添加了改性碳纤维,成功实现了导电性能与eva原有优良特性的平衡。该材料不仅保持了eva发泡材料轻质、柔软、弹性好、缓冲减震性强的特点,还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效解决了静电积累问题。通过优化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0~80份、POE 5~20份、EPDM 5~10份、发泡剂AC 3~6份、硬脂酸0.5~2份、硬脂酸锌0.5~2份、氧化锌1~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改性碳纤维3~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纤维直径为10~38μm,长度为0.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纤维用丙酮抽提10~14h;碳纤维与草酰氯的用量比为10g:50~200mL;搅拌反应条件为35~60℃下搅拌反应2~6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酰氯化碳纤维、4-羟基肉桂酸、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g:5~12g:50~100mL;三乙胺用量为4-羟基肉桂酸的1~5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聚苯胺为5000~50000Da,PDI<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肉桂酸改性碳纤维、聚苯胺、DMF的用量比为10g:5~15g:100~200mL;DCC用量为聚苯胺的5~10wt%。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反应条件为60~100℃下搅拌反应6~18h。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导电EVA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预热好的挤出机中,各区温度为110~120℃,在20~50r/min下挤出混炼;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开炼机中混炼10~30min后,压制成3~5mm薄片或造粒,置于预热好的平板硫化机模腔内,在2~12MPa、165~180℃下模压发泡8~16min,得到所述导电EVA发泡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0~80份、poe 5~20份、epdm 5~10份、发泡剂ac 3~6份、硬脂酸0.5~2份、硬脂酸锌0.5~2份、氧化锌1~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改性碳纤维3~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纤维直径为10~38μm,长度为0.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纤维用丙酮抽提10~14h;碳纤维与草酰氯的用量比为10g:50~200ml;搅拌反应条件为35~60℃下搅拌反应2~6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eva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酰氯化碳纤维、4-羟基肉桂酸、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g:5~12g:50~100ml;三乙胺用量为4-羟基肉桂酸的1~5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许华港,王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