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33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插接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与PCB板装配连接的基部,PCB板的内侧开设有与基部位置对应的导电插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接件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在弹性过渡部与导电插孔连接时,通过梭子型双鱼眼孔和四边形弹性肋框配合,增加弹性过渡部的回弹效率,使得弹性过渡部在多次回弹后,能够在四边形弹性肋框和绝缘定位胶条的辅助下与导电插孔紧密接触,避免弹性过渡部与导电插孔的接触面小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且通过辅助件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的弹性过渡部在与导电插孔连接时,能够在滚珠的导向下增加弹性过渡部和梭子型双鱼眼孔的变形效率,使得弹性过渡部和导电插孔的连接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


技术介绍

1、通讯或电气连接器与线路板的连接方法多样,其中一种高效且常见的连接手段是通过插接式端子实现,其中鱼眼端子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广受欢迎。鱼眼端子的显著特点在于其便于与线路板组装,整个过程无需焊接,且支持拆卸与更换,能够灵活适应线路板上更为紧凑的导电接口。在插入过程中,鱼眼端子的两个弹性部分会因受到压力而自然收缩,这种弹性变形确保了端子能够顺畅地插入线路板的导电孔中,从而建立起鱼眼端子与线路板之间的稳定电连接;

2、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0489869u的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鱼眼端子本体,鱼眼端子本体包括有基部、导向部、与导向部相连接的插入区、与基部相连接的保持区和设置在插入区与保持区内的内孔,位于插入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小于位于保持区的内孔孔壁的宽度;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单鱼眼的方式,使得端子反复插入导电插孔时,其内置的弹性部分会经历一个持续的压缩变形与恢复原状的过程,这种频繁的形变会导致弹性部产生弯曲后回弹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PCB板(2)装配连接的基部(1),所述PCB板(2)的内侧开设有与基部(1)位置对应的导电插孔(3),所述基部(1)的底部装配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根部保持部(4)、弹性过渡部(5)、弹性插入部(6)和预插脚部(7),所述基部(1)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两个根部保持部(4),两个所述根部保持部(4)的底部均一体式固定有弹性过渡部(5),两个所述弹性过渡部(5)侧面的距离大于导电插孔(3)内侧的宽度,两个所述弹性过渡部(5)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一弹性插入部(6),所述弹性插入部(6)的底部固定有预插脚部(7),所述根部保持部(4)、弹性过渡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pcb板(2)装配连接的基部(1),所述pcb板(2)的内侧开设有与基部(1)位置对应的导电插孔(3),所述基部(1)的底部装配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根部保持部(4)、弹性过渡部(5)、弹性插入部(6)和预插脚部(7),所述基部(1)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两个根部保持部(4),两个所述根部保持部(4)的底部均一体式固定有弹性过渡部(5),两个所述弹性过渡部(5)侧面的距离大于导电插孔(3)内侧的宽度,两个所述弹性过渡部(5)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一弹性插入部(6),所述弹性插入部(6)的底部固定有预插脚部(7),所述根部保持部(4)、弹性过渡部(5)和弹性插入部(6)的边缘均开设有弧形光滑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过渡部(5)和弹性插入部(6)之间开设有一梭子型双鱼眼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梭子形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子型双鱼眼孔(8)的两端为椭圆形口,所述椭圆形口之间为方形口,所述方形口与椭圆形口连通。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伟段华平钱飞俞铖斌冯建仇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康迪普瑞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